喜马拉雅战略咨询集团董事长 赵辉
他的公司,长年服务于一些国内顶尖的产业巨头企业,如格力、京东家电、创维、九牧卫浴、汤臣倍健、Vivo智能手机、三雄极光、贵州省形象、华帝,等等。每年有效影响的企业,营业额合计超过6000亿元。
战略没有落地、显示不出效果,不是因为战略无用,而是执行不力,按赵辉的说法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或者资源的分配上没有“言行一致”。当然另一种说法也成立,即所制定的战略没有切实反映企业核心的现实优势,属于人为制定的、基于想象和规划的战略。
第二种是目前国内通行的战略制定方法。即它是一种方向,解决的是我往何处去的问题。但往往这种制定方法过于理想化,脱离了企业的现实。国内的咨询机构要么不管落地,要么无视落地过程中的现实和困难,所以往往造成战略的实施陷入失败,这是战略无用论的源头——当然许多互联网企业标榜的“先开枪后瞄准”的创业无战略论也有助推作用,导致很多企业宁愿选择忽视战略或短视的战略。赵辉的三把尺子虽然简单,但它关注了核心;但技术往往是中国企业的短板,因此资源的集中就成为一个法则,这一点在叶茂中策划中体现明显;而第三点“知识体系”,定位战略解决的比较完备,也强调协助落地,这也是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原因吧。但假如没有了第一点的支撑,定位战略真的有效吗?
当今的互联网碎片化时代,关注战略似乎正变成少数派,但喜马拉雅却在这样的集体意识中逆风而上,成功的“以帮助企业找到差异化战略定位,并在企业各主要板块落地的模式”,长年服务于一些国内顶尖的产业巨头企业,如格力、京东家电、创维、九牧卫浴、汤臣倍健、Vivo智能手机、三雄极光、贵州省形象、华帝,等等。每年有效影响的企业,营业额合计超过6000亿元。
这个时候就要介绍一下董事长赵辉了。他的名字在营销服务界不比他的喜马拉雅知名,但他却是众多企业家的幕后首席智囊,茶饭谈笑间可以影响许多企业的关键决策。这三年,赵辉成为一圈朋友眼中的焦点,不是因为他创立的喜马拉雅战略咨询集团事业蒸蒸日上,也不是因其长期服务的巨头品牌,如格力创下了惊人的业绩,而是赵辉从一个大家熟悉的油腻中年胖大叔,成功减肥50多斤,摇身变为一个浓眉剑目的“帅小伙”。这样的自我突破和“再定位”让人敬佩。人生在倏忽之间,进入另一个阶段: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精神一如少年般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