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过程如图9-1所示。
图9-1 测试过程
♢SIV测试,系统集成验证System Integration Verify;
♢原型机测试=SDV测试,系统设计验证System Design Verify;
♢功能样机测试、型式试验=SIT测试,系统集成测试System integration Test;
♢组织面向制造测试、中试产品测试=SVT测试,系统确认测试System VerficationTest;
9.2.1 测试类型或阶段
我们先回顾一下在软件管理章节介绍的V模型,如图9-2所示。
由此可以看到测试分为三个阶段,如表9-2所示。
图9-2 软件管理“V模型”
表9-2 测试分为三个阶段
集成测试也是产品最关键的一步测试,如果问题较多就把产品送到测试部,会造成反复测试,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延误工期。系统测试一般指进入测试部预测试和测试。
在确定测试的范围时,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这个产品有多少是可测试的。一个有价值的功能一定是可测试的,如果不能测试,这个功能要么是没有价值,要么是没有描述清楚。制定测试策略时先测试优先级最高的需求,对新的功能及修改旧功能的代码优先进行测试,测试那些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关注最终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和配置情况,使用等价类划分技术和边界值分析技术来减少测试工作量。
专职的测试经理负责根据系统的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并领导业务人员进行功能验收测试和压力测试,产品开发过程中留出至少20%的时间用于验收测试。
9.2.2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表9-3所示。
表9-3 测试步骤
9.2.3 测试活动对照表
测试内容通常包括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指标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数据接口测试、安全性测试、平台测试、浏览器测试、强壮性测试等。测试活动对照表如表9-4所示。
表9-4 测试活动对照表
9.2.4 测试跟踪矩阵
需求编号应与用户需求说明编号一致,每一条需求应至少被一条(但不限于一条)测试用例所覆盖。每一条测试用例至少被一条(但不限于一条)测试规程所覆盖。规程的编号采用独立标号的方式,一般规则为:项目名称+项目测试阶段+序号。如表9-5所示。
表9-5 测试跟踪矩阵
9.2.5 测试内容及通过条件
测试内容及通过条件如表9-6所示。
表9-6 测试内容及通过条件
9.2.6 原型样机测试进入和退出标准
原型样机测试进入和退出标准如表9-7所示。
表9-7 原型样机测试进入和退出标准
9.2.7 BETA测试过程
BETA测试过程如表9-8所示。
表9-8 BETA测试过程
9.2.8 面向制造测试
面向制造测试是在验证阶段针对生产制造而进行的针对性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货产品的功能性能满足规格要求,并保证大批量生产时的可制造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测试设备的测试,剔除出制造过程中有缺陷的产品,从而保证发货产品的质量。
面向制造测试通过小批量试生产过程来保证设计的完整性,不应该有新的需求或设计方面的验证,而应针对TR5的结论,对产品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测试,测试的形式多为抽检方式。
面向制造测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发货的质量要求、生产良率要求,以及量产时自动测试的效率要求;
■面向制造测试的测试重点,包括重点测试对象和重点测试向量;
■对测试装备的依赖关系分析及措施。
面向制造测试内容包括面向制造测试需求,设计测试方案,提供测试规格,面向制造测试准备的进度计划,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工具等),风险分析和控制计划,面向制造测试的交付件,包括面向制造测试报告、测试工具、测试代码、测试向量和测试规格等,面向制造测试的进入和退出标准如表9-9所示。
表9-9 进入和退出标准
9.2.9 测试度量
测试度量如表9-10所示。
表9-10 测试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