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出问题,是常见的。
毕竟,世间,人是最难琢磨透的。殚精竭虑地搭好的班子,也有可能出现意外。出现问题的诱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内因在起主要作用。这时候,老板要有处理方法。
毛主席搭的班子,也有出现问题的时候。
新四军刚成立时,他为新四军找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完美的领导,叶挺。在军事上,赫赫有名的铁军缔造者,这是专业技能的佼佼者。在政治上,近十年没有参与党的工作,政治面貌模糊,为国民党所能接受。而实际上,热切想回到党内参加工作。因此两党都接受这样一位军长的人选。叶挺知识分子出身,从新四军立军的计划、建制,获得各界认可。叶挺的概念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人际能力上面,自北伐战争后,叶挺就住进了寓公,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加之先前的名誉挺高,我们姑且可以假设,叶挺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注重外在的名声)。爱惜羽毛的人,是不容易放下身段去搞关系、搞配合的。而毛主席给叶挺,配了一个经历了艰苦的江南三年游击战争的党委书记,原则性很强的项英。这个配置,一开始,就注定了将会产生裂缝。党性很强的项英,根本不把这位曾经的铁军缔造者放在眼里,某种程度上,甚至相当不认可。这已不是骄傲自大的问题。这是人生价值观层面的不认同。项英或许觉得,曾经是共产党员的叶挺,这么多年脱离组织,与自己经历三年血雨腥风的考验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就不是同一路人。
早在皖南事变之前,叶、项不和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在皖南事变苗头出现时,正是因为这种不和导致了关键决策的迟疑、摇摆、延误,才造成了皖南事变的惨剧。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以笔者的经验,如果班子出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业务上要逐步减速。第二要以安全的方式进入缓冲区。第三老板要亲自审视班子搭配方式。第四,要对班子组合提出优化方案。第五在安全区进行优化方案的试行,再逐步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