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自己的见解
《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大意就是:嘴巴会说、讨人喜欢的人不属于仁。现实生活中,嘴巴太会说的人往往靠不住。情窦初开的少女往往经不住甜言蜜语的诱惑,以为找到了如意郎君,最后发现是个负心郎。
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巧言”是指满嘴书本知识的人,听其讲起来蛮有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并不能指导企业实践。我参加过很多次经理人的面试,每次让候选人就某个问题展开阐述的时候,不少候选人总能以教科书的思路侃侃而谈,让人感觉很“科班”,但他们所谈往往缺乏“质感”,是一个好答案但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好比一个木匠大谈如何使用刨子,但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桌子。如果碰到这样一个自称刨子水平高超的经理人,老板请多留心。
记得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过,如果一个从业5年以上的人不能对其所从事的领域提出一些有别于书本的、自己的深刻见解,那么此人要么工作不用心,要么实践业绩不出色。
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一位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不出自己的见解,适当学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职场多年的经理人没有见解,则只能说明水平有限。因此,我在面试一个经理人时,经过会问:“你在某某领域工作了几年时间,有哪些心得体会?”然后根据这人的回答大概能判断这个人的真正水平。
老板在挑选经理人的时候,需要挑选那些在所从事工作领域具有深刻见解的人,而不是那些说的多好听,说得多么正确的人。
经理人的任职时间
虽然单纯从简历上很难判断一位经理人的能力,但有些信息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例如,某人在一家企业担任高管职位不超过2个完整的自然年(或企业的财政年)就离开了这家企业,那么他被老板“赶走”的可能性比较大。老板在决定是否录用的时候,应该谨慎决策。
资深的人力资源总监经常告诫经理人,如果加盟一家新企业,要么1个月都不要待,要么就得坚守3年干出一些亮点和成绩才离开。经理人加盟企业,必须为企业创造价值。经理人不能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走一步看一步,必须实现绩效目标。经理人感觉加盟的企业不适合自己发展就应该立刻走人,如果选择继续留下来,则必须具有坚韧精神,做出亮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色。
总之,老板如何选择经理人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比较难的地方,并非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前面我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可能挂一漏万,但这些经验的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得到一定的验证,希望可以对老板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