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经销商的谈判

在区域市场实战中,销售人员如何在与经销商的首次谈判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一、谈判前的4大基础准备工作

大家都知道,选择经销商最困难的是促成经销商的合作意愿。很多业务人员准备得不充分,在锁定经销商候选人后,只是简单地介绍公司的产品、政策。所以,在区域市场实战中找准攻击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如何花最少的代价赢得初始谈判的胜利?如何消除在初次合作中目标客户不信任品牌、怀疑产品质量、质疑销售保障、担忧厂家服务等?营销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经销商最感兴趣与最敏感的话题,做好充分的素材、话术准备和演练,然后与经销商谈判。

(一)知己

就是充分了解企业情况、产品情况、政策情况、市场策略、营销扶持培训等,如企业荣誉、企业实力、产品品种组合、价格与返利政策、渠道模式、销售人员的部署、营销推广计划、促销品计划、广告计划、客户培训等内容,让客户感觉企业市场营销方案系统、合理,增强可信度。

(二)知彼

整理经营情况(品牌、资金实力、主营业务、销售能力、营销意识、促销能力、商圈地位等)、人脉关系(与所经营品牌的厂商关系、社会关系、团购网络等)、个人信息(性格、爱好、禁忌、生日),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谈判突破口。根据掌握的信息和谈判的目的,分析权衡双方利益,准备三套双方都能接受的备用方案。

(三)知市场

当地人口数、行政区划、收入水平、当地支柱产业;有多少个批发市场、多少个终端、分布在哪里,各个批发市场的货物流向所在(有的批发市场专走外埠,有的批发市场专覆盖市区);大约有多少家烟酒店、超市、酒店,进店费等渠道费用的大致情况;当地其他市场特点(如有几个购买力极强的大家属区、大单位等)。

(四)知竞品

充分掌握主要竞争品牌的产品包装、价格、功能、卖点、销售利润情况;了解竞品哪个渠道销量最好、哪个渠道销量最差、哪个渠道尚有空白;了解竞争品牌哪个产品品项卖得最好;了解竞争品牌采取什么助销模式,派驻多少人,有没有设办事处、分公司……充分把握竞争品牌的优劣势,找到支撑产品成功上市的着力点、抓住切入机会,打动经销商。

二、成功谈判的8项注意

销售人员在谈判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谈判过程中的细节,有张有弛地与客户谈判,消除对方的疑虑,破解对方的“圈套”。

(一)第一印象

热情大方、不卑不亢,给客户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二)鼓动客户

鼓励客户谈一下自己的创业史、公司发展的现状、对当地市场的看法,大多数经销商谈起自己的“当年勇”都会滔滔不绝,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拉近关系,又能全面地掌握该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找出该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介绍产品的卖点(不同的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想找一个高利润的产品,有的想弥补产品组合的缺陷,有的想借新产品开发新渠道等)。

(三)把握客户需求

根据客户的需求介绍产品的卖点和竞争优势。

一是经销商认为产品不错,能够轻松打开销路,减少经营风险。

二是经销商认为经营该产品能够轻松赚钱且利润不错,有经营价值。

三是经销商认为公司营销思路与自己的需求不谋而合。

四是经销商认为能带来利润之外的收益(如培训、网络扩张等)。     

(四)打消客户的初级顾虑

一般来说,经销商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很多经销商都是从个体户发展起来的,赚的都是血汗钱,对销售新产品很慎重。他们一般会先考虑经营风险,然后再考虑赚钱,喜欢和大企业合作,总想让厂家承担经营风险。

一是产品质量、口感怎么样,是不是有市场需求?

二是厂家有什么支持,会不会预投市场费用,会不会兑现承诺?

三是厂家的市场操作思路是什么?产品能不能卖动?卖不动怎么办?

这时,就要看业务人员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一是品尝法:让客户亲自品尝,用产品质量打动客户。

二是事先说明是否负责调换货及退货。

三是向客户介绍企业的历史、发展现状、成功的样板市场、动销策略、信誉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实力。

(五)应付客户的讨价还价

经销商对新产品感兴趣,就会想办法从厂方争取到更多的费用和资源,常见的话题如下。 

一是厂家的广告投放力度。

二是是否提供铺货支持、产品陈列费支持。

三是库存产品处理。

四是费用的承担问题。

五是独家经营问题。

六是促销费用支持。

七是有无人员支持。 

只要是能想得到的费用或好处,经销商都要纠缠一番,可是,客户讨价还价,就说明他对产品动心了。此时,你不要认为客户是无理取闹,一定要沉住气。针对客户提出的过分要求,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挡下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六)确认谈判目标

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然后在正确目标的驱使下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成最终目标。在错误目标的诱导下,即使有正确的方法也不会成功。正确的目标分解是谈判顺利推进的前提,瞄准目标、看透问题点、找对方法是谈判高效化的核心。区域市场谈判目标如表8-1所示。

表8-1 区域市场谈判目标

序号

客户目标

客户关注点

谈判目标

1

争取区域总经销权

能否得到总经销权?范围有多大?业务代表是否有权决定?厂家的要求是什么

客户有多少网点?能否上量?各种销售活动的配合能力怎么样?力争符合厂家的区域代理商的要求,实现首期回款

2

要求独家经销

能否保证在本区域市场独家经销,以获取较好的支持

能否满足抢占市场份额的需求,如客户在当地市场拥有绝对的占有量,可独家经营,反之则要让客户经营但不独家经营

3

给予一定额度的铺货、陈列及生动化支持

能否保证一定额度的铺货、陈列支持

铺货后能否快速销售?首先保证不铺货,如确实需要就要协调好铺货的额度及控制任务;陈列根据终端数量、分类情况,但需根据终端陈列协议报销

4

自身扩张的需求

能否提供更大的支持实现自我扩张,能否保证市场秩序

可以进入,但需签署市场管控协议

5

只追求单件利润

每单能赚多少钱

不能上量,进入后需要在同市场引入竞争对手

  

(七)找寻共同利益基础

找到谈判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各自可能坚持的部分和可以让步的部分,最好将其划分为几个台阶,并制订好底线,估计每个台阶能获得的筹码。

(八)找寻双方可接受方案

根据制订好的各阶段的谈判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冲突,分析冲突的真正原因,然后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案一定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

三、成功谈判需具备4大意识

区域市场经销商有自己的特点,在首次谈判中,重点需要从细节入手让客户有安全感,谈判的过程中根据其特点和核心利益点,构建每个谈判冲突的解决方案。谈判阶段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故谈判要抓住每个关键点,了解分歧的真正原因,才能为下一次的成功找到筹码。所以,要想获得首次谈判的成功,营销人员必须具有以下意识。

(一)说好每一句话

怎么开场?在谈判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节奏?谈判出现冲突的时候如何回旋?如何让步?如何逼对手让步?说好每一句话才能保证顺利实现谈判目标。

(二)细节决定成败

注意谈判环境,准备谈判资料,确定谈判参与人员等。笔者经常看到,一些业务代表踏进客户办公室,也不看旁边是否有竞争对手就开始谈判。

(三)斗智斗勇

谈判的过程是“施”与“舍”、“合作”与“冲突”的过程,是互惠的但不一定是平等的,不一定平等但一定公平。所以,谈判的人要有斗智斗勇的意识。

(四)注意总结

每个阶段结束后都需要总结,哪些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哪些是对方再次让步的?哪些是自己可以让步的?充分总结后,提交可行性方案从而实现目标。

四、不要轻视首战谈判的实战模拟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看到,营销人员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和模拟演练,三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我曾见一个营销人员在与客户的首次谈判中,在合作方式、进货数量、促销支持等方面达成共识,打算签协议时客户提出降价是否补差的问题,该营销人员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显然没有料到客户会问这个问题,谈判的结果不言而喻。如何取得首次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准备的资料,如表8-2所示。

表8-2 新客户谈判常见表现形式及应对方案对应表

序号

客户表现

客户托词

应对方案

1

怀疑品牌

品牌在当地市场没有地位(没听过)

企业宣传、品牌宣传、行业形势分析;善于借势,利用其他经销商的客情和资源

2

怀疑产品

产品质量怎么样(产品好不好卖),能不能保障服务

专业的产品讲解,实力宣讲、推广思路;利用其他经销商口碑传播及公司在其他市场的成功案例

3

担忧销售

能不能保证独家做?产品有问题能不能退?旺季结束后能不能退货?降价补不补差

缺少安全感,看重单瓶利润,故详细讲解公司的产品管理策略、市场运作办法、有利的销售政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竞争对手对比

4

讨价还价

打款20万元,能不能给展柜、门头、促销政策、促销人员?单品买断操作能不能追加一个点的返利

讲解公司政策,利润来自销量;巧妙包装,手里留饵;设好底线,迂回补偿

5

对比拖延

××品牌的支持力度比你们大,我再想想

综合对比自己的优势与客户所说的××品牌,以己长比其短;采用激将法或借力定决心(请上一级领导或其朋友与对方面谈,促成合作)等方法

五、破解谈判冲突的7大策略

区域市场开发的过程中,业务代表在信息的搜集、分析、整合、对象的选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在首次谈判中遇到对方突然发难让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如何才能使谈判的效益最大化呢?

(一)突出合作安全性

在首次谈判的时候提前预测经销商在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忧虑,并抢先说出经销商的忧虑,这种谈判技巧在心理上占了上风。

(二)两手准备

市场调研阶段结束后,在选择对象的时候,锁定一个对象的同时,需找两个对象作为候补,一方面可以增加谈判的砝码,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谈判失败后一无所获。

(三)刚柔相济

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能过分强硬,也不能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态度强硬,有人扮演“白脸”角色,态度温和。“红脸”狮子大开口,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便于从中斡旋。

(四)拖延回旋

在谈判中,有时会遇到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对这类谈判者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逐渐丧失锐气,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五)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能全部满足,也不要马上答复,而是先答应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六)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说出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在局部问题上可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七)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的讯号,是一种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