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会管理消费者的预期

中国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强调的就是体验感,看到的是具象的内容,听到的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这究竟包含了多少理性多少感性,其实很难分得清楚。

管理消费者的体验预期,其实就是管理消费者的想象,在这方面,周星驰可谓是高手。别的导演在电影上映之前,大多数以剧透的形式预告给观众,比如,发预告片、发布演员专访、举办媒体看片会等,为电影宣传造势,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但是,周星驰却不这么做,在电影《美人鱼》上映之前,他虽然也在带领主演路演宣传,但是关于剧情梗概、演员造型等一概没有透露,只有一张海报和三张手绘的人鱼,涉及剧情的预告片在影片上映之后才发布,电影《西游降魔篇》上映时也是运用这样策略。

此外,在产品(电影本身)预期上也是如此,周星驰这样做电影,如果说拍电影就像建房子,周星驰从来不在房子上再建房子,而是在荒漠上建房子,等别的导演也来建房子的时候,他又在找另一片荒漠。所以,对于周星驰的电影,观众总是充满想象,结果却又超乎想象,体会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鲜感。

所以,周星驰的电影票房总是那么好,周星驰本人所具有的影响力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影片上映之前,观众对影片没有预想只有期待,观影之前根本想不到电影会是什么样,这样观影前后的心理落差不会太明显,观影后的满意度就会更高。对一部电影来讲,前三天,票房基本靠前期的炒作和宣传,三天之后,靠观众的口碑,管理观众的预期、提升观影后的满意度就会提升电影的口碑,助推票房的提升。

对于品牌农业,以观光农业为例,就消费者体验后的满意度,正知正行曾经做过两项研究,第一个项目,环境普通、基础设施较差、菜品也很大众化的农业休闲基地,有几百亩的山头,绿化也不算太好,也没什么地面建筑,就是一个简陋的农家院式的餐厅,提供的都是农家菜,服务质量也谈不上。第二个项目,经营面积更大、经营种类更丰富、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的农业观光基地,可以采摘、可以观光,餐厅和住宿档次更高,提供的菜品更精致,从品牌和文化上,项目包装的也很到位。

按照正常逻辑,消费者应该对第二个项目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满意度也应该更高。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消费者对第一个项目的满意度更高,而且反馈结果还来自于同一批顾客。

也许你可能会纳闷,因为我也曾经很纳闷。后来经过深层次分析研究发现,体验满意度的差异,不在于硬件或软件设施的差异,更多来自于消费者的期望值。第一个项目,虽然设施条件都比较低端,但消费者就是要这种农家感觉,所以低端就吻合了消费者的期望,满意度就高。第二个项目,虽然在品牌和文化包装上做的很高端,但是也提高了消费者的期望,体验之前,消费者根据在网上或媒体上报道,更多的想象成欧美农庄,但是实际结果却达不到预期,所以就会很失望。

为了吸引顾客,企业都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传播给消费者,甚至会有夸张的成分,为了让消费者看起来觉得光鲜,听起来觉得别致,但是这份光鲜别致既吸引了顾客,也抬高了期望,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值越高,也容易拉低满意度,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消费后的口碑、忠诚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