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降本增效切入点
成本倒推作为一种较好的降本模式,有值得肯定、学习的地方。
企业运行成本倒推模式,需有详细的成本数据做基础,同时有强大的核算能力。
成本倒推模式适合大规模、批量化、长期生产的企业。
推动成本倒推模式,企业领导者需有强大的改革魄力。
成本倒推模式下的管理对象高度稳定,在接受巨大收入差异的同时,仍能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
成本倒推模式需企业上下都有高度的凝聚力、荣誉感、执行力。
不论是哪一种工具、方法、模式,只要企业敢于面对利益和博弈,敢于持续地较真、认真、动真格,都能产生效果。
提问:都说成本倒推模式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降本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是否适用?如果在企业推行这种模式,需要注意什么?
答:成本倒推模式的代表企业是鞍钢,20世纪九十年代,鞍钢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形式,实现了大规模降本,当时众多企业争相学习。
迄今为止,成本倒推作为一种较好的降本模式,仍有值得肯定、学习的地方。但推行这种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人员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理解、应用,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归纳起来,推动成本倒推模式需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一是企业有详细的成本数据作为基础,同时拥有强大的核算能力。无论哪一种降本方法、降本模式,都需依据企业详细的成本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决策,缺乏成本数据将失去降本的基础。成本数据至少能够反映企业的总体成本状况、各细分项成本的状况和明细。如果实行成本自上而下倒推,至少需细化到各部门、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个人、各产品的成本数据,同时加上这些内容的具体清单。鞍钢在实行成本倒推时,核算指标超过1000个,2.8万名员工人人有指标。
在笔者辅导过的成本水平领先的企业中,多数企业有强大的财务统计能力和成本核算能力。以某大型企业为例,无论是新产品报价,还是现有产品中某一项具体成本或费用数据,财务人员都能在半小时内准确提供出来。
二是大规模、批量化、长期生产。成本倒推模式非常适合规模化、批量化、长期生产的企业,不太适合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企业。主要原因是企业各种资源有限,需统计的数据太多,需推动的降本点也太多,最终会影响降本效果。
三是领导者强大的改革魄力。鞍钢实施成本倒推无疑是一场改革,它呈现的不仅是对各种产品的成本倒推现象,还有背后折射的大范围资源调整、权益再分配、人事变更。更重要的这是一场激进式改革,涉及层面广、人数众多,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当成本倒推与利益发生矛盾时,需要领导者坚持,有魄力和定力来保证改革的推行。
四是管理对象高度稳定,在接受巨大收入差异的同时,仍能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鞍钢实施成本倒推过程中,多次降免干部,这不是一般的中小企业人员能接受的处理方式和待遇,这与鞍钢当时的机制带给员工的高度稳定性分不开。如果中小企业计划实施激进式变革,不管是否选择成本倒推模式,都需对管理对象的负面反应有清醒的考虑和预判,并适当储备一定的人才。
五是企业上下高度的凝聚力、荣誉感、执行力。与中小企业不同,笔者曾辅导过几家国企转制后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凝聚力普遍超过一般企业,员工不仅工作上有交集,生活中也有往来,不少同事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些企业的员工有较强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团队有所付出,能坦然接受工作岗位和待遇的调整。当领导层决定执行事项后,他们通常在执行方面不打折扣,主动学习知识,深入钻研问题,不断试验和验证,想出各种办法主动完成任务。
以上分析了成本倒推模式推行的条件,有些方面需注意与企业现状的不同。随着时代进步和管理对象的变化,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尽管现在有了大量的管理模式、方法、工具,如系统的目标管理模式、从前向后推的目标成本法、行业对标分析,以及各种ISO体系、ERP系统、绩效考核、阿米巴等。但这种成本倒推模式仍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企业内部的市场化导向、精细化的降本意识和核算数据,层层倒推出成本目标、全员参与降本的行动和由此产生的成本文化、改革者推行降本的力度、企业持续降本挖潜等。
其实,无论运用哪一种工具、方法、模式解决降本增效或其他问题,无论推行激进式变革还是渐进式变革,只要企业立足现状,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思路,敢于面对利益和博弈,敢于持续地较真、认真,就能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