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更重要,选择大于努力。
对于做商业运营来说,以上两句话是经商的真谛,一旦选择的产品出现了方向性错误,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不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产品是1,其他的是0。
产品是战略,不能做错,战略要求是方向正确。
战略定位决定企业命运,战略做对,十年不累。
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雷军的小米,这些品牌和企业为什么发展的很好?市值很高?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取得了时代的成功,造就了品牌。
喜茶、奈雪茶、蜜雪冰城、元气森林、瑞幸咖啡等品牌针对年轻群体,开发不同的产品,在各自的品类领域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是创新了产品,改变了消费模式,最终成就了品牌。
面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产业方向相对容易赚钱,容易成功?我认为有三个好的产品定位方向。
第一个:定位健康方向
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要涉及到吃喝产品,都在讲营养、健康,围绕健康做文章。但是,此前的健康,更多时候是一些保健类的产品,采取一些非常规销售手段,经常会议销售,忽悠中老年人,国家也进行了不少打击,主要针对非法集资,夸大产品功效的一些产品机构。
面对中国未来十年左右,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最求,也是核心追求,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健康代表着功能,所开发的产品需要带有功能性,可以是补充维生素、补钙、补血、补蛋白等,可以是助消化、助活力、助眼睛、助头发、助体重、助睡眠等,总之,产品功能性越强,机会就越大。
尤其是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每个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对待吃喝的产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才是健康产品的发展方向。
健康产业包含很多方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建议发展
一个是维持人的生命基本吃喝产品,水、米、面、粮油、调味品、饮品、牛奶、食品、酒水等,大家对待这些产品会舍得花钱,追溯产品来源,严格要求最大化做到自然、健康。
一个是围绕人的体育锻炼的产品,健身器材、健身食物开始增长,此前不重视,如今受肺炎的疫情影响,认识到“免疫力才是硬道理”。一个好的健康体魄比什么都重要的观念会影响国人,所以,健身房、健身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饮料等,会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一个是心理健康的咨询,国人对心理健康咨询此前不好意思,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但是,实际很多人心理都出现亚健康。未来心理健康业会迎来爆发,特别是一对一的私人心理健康顾问,会有职业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定位娱乐方向
人只有在吃饱喝足之后才能尽情享受生活,娱乐是每个人内心的快乐追求,娱乐使人开心,娱乐产品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娱乐有很多种方式,直观的活动是游乐场、电影院、KTV、派对、旅游等活动方式,这类娱乐产业将会继续扩大,一旦人的娱乐心态放开,这些产业会是碾压式增长。
为什么日本迪士尼是世界上所有的迪士尼最赚钱的?人气最火爆的呢?主要是日本当地人光顾的频次最多,包括很多成年人,去迪士尼娱乐一下,放松一下。因为在日本,工作压力太大,大家需要找一种方式释放。
未来中国也一样,游乐场会越来越多,好玩的体验方式也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硬件的娱乐参与活动,除此外,做食品饮料,也要有娱乐精神,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市场上也出了定位解压零食、情绪小酒、治愈系食品、空窗期休食、单身狗零食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除了物理属性之外,提供了一种娱乐精神。
所以,休闲产品和饮料产品,一定要定位娱乐方向,不仅要好吃,更要好玩,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才能更好的塑造品牌。
可口可乐的昵称瓶,推出“宅女、宅男、丫头、型男、女神、闺蜜、老姐、大咖、草根英雄、喵星人、表情帝、挨揍族”等一些列包装文案,让年轻人对号入座,充满了强烈娱乐自己的感觉。
可口可乐的歌词瓶,例如“让我们乘着阳光,看着远方”,“蝉鸣的夏季,我想遇见你”,“伤心的人,别听慢歌”,“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听妈妈的话”,“一生一起走”等歌词包装,让年轻人容易进入想起曾经的自己,充满了娱乐情怀。
可口可乐还是那个可乐,换了一个包装,就俘获了年轻人的心,实现了逆势增长,这要归功于包装的娱乐文案。
如今有了快手直播、抖音直播等自媒体,让大家娱乐方式的释放更加便利,很多产品具有娱乐基因,在直播平台上很容易和消费者互动,实现产品的爆量。
很多餐饮店成为网红,让很多年轻人慕名而去,成为打卡地,例如:重庆火锅店跳舞一姐,带动上万人群流量,在抖音上简直是霸屏。西安景区的一家酒馆喝完酒摔碗,发到抖音,一夜爆红,大家排队去体验“摔碗”的感觉。这些都不是因为火锅好吃、酒好喝,是因为好玩才去的。
未来的产品设计,要紧盯娱乐精神,产品有了娱乐基因,放在消费者面前自然就会爆发。
第三个:定位文化方向
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在世界舞台上的提高,国人才有了一定的文化自信,特别是95后00后一代人,对中国的认识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这一代人从出生就看到了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便利的交通、富足的吃喝、愉悦的成长环境,他们对中国文化是从小学习和认可的。
通过阿里巴巴的数据得知,汉服、二次元动漫、文创T恤等产品在双11都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增长。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整体规模实现了每年数倍的增长。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引领、文化自信、消费升级和博物馆自我转型四大动力。故宫博物馆的文化衍生品实现了年销售额10个亿的收入,外有更多跨界联姻故宫产品,每年的故宫限量版化妆品、服饰、工艺品等都是提前售罄。
相比邻近的日本、韩国,中国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文化产品创造价值还是相差很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文化产品还需要大力推广。
最近两年刮起了国潮风,在汽车、服装、电子、化妆品、酒水、饮品、食品等领域,都开始为产品和品牌注入了中国元素,并且在市场中收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这是中国文化开始崛起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自恋国外品牌产品,转向消费国内产品,传递了一个中国文化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信号。
作为开发产品的企业来说,紧贴文化主题,产品会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流,因为中国已经发展到国货开始自信、畅销的时代了。产品方向要顺势中国文化的复兴,迎合伟大的中国梦,让文化落地产品。
定位即是方向。
未来把控健康、娱乐、文化三大方向开发产品,定位95后00后年轻人,让老品牌换发活力,创建新的品牌基因,企业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