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企业在分化、突变中发展,中国经济仍在持续增长中,GDP稳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0%,已经连续14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9年中国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99.09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6.6%,相当于美国的约67%,稳居世界第二。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大关,相当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如果未来10年左右中国经济能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长,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如图4-8、图4-9所示。
图4-8 中美GDP实际增速对比
图4-9 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
但微观经济层面的企业经营难度凸显,去产能、去库存、环保限产、金融去杠杆、税收社保加强征缴、新生代崛起、流动性分层、信用债违约潮、股权质押风险、业绩暴雷、中美贸易摩擦、新技术浪潮冲击,无不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每一个产业都有无数的企业陷入困境,突变、分化几乎是每个产业的特征。有曾经令人羡慕的大公司进入衰退,曾经被人看不上眼的小企业快速增长,甚至做成了大产业。这是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经历的过程。
比如曾经不受人待见的物业公司,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2014年以来,先后有多家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如表4-2所示。
表4-2 15家物业公司概况
2.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2019年9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70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网络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在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如图4-10所示。
图4-10 从全球视角看企业的发展机会
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4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4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967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9%,超过欧盟最发达的15国平均水平。中国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科技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超级计算等战略领域实现了跨越发展;超级杂交稻、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人工智能、5G、物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领域已占据发展先机。如图4-11所示。
图4-11 各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
中国工科学生人数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建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中国已经从人口红利进入人才红利的时代。
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在经济体量上已跻身世界大国之列。据麦肯锡《中国与世界》分析,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图4-12所示。
图4-12 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
中国的科技厂商已经在关键子领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但仍然依赖全球价值链提供核心输入品。如图4-13所示。
图4-13 中国的科技厂商与全球价值链的依赖度
中国企业全球化配置资源的时代已经来临,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已经率先走向世界,建立全球化经营和管理体系,拉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循环,拓展全球化生存空间,重构产业分工体系,逐级传导,决定着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厂商(中小企业)的兴衰与生死。
参考阅读:传音“驰骋”非洲手机市场 |
有一个故事是说两个业务员到一个岛上去卖鞋,但是发现岛上的人都不穿鞋。一个业务员说:“岛上的人不穿鞋子,这里没市场。”而另一个业务员则兴奋地说:“不对,岛上的人都没鞋子穿,这里的市场一片大好!” 有一家中国企业把这个故事的现实版演绎得淋漓尽致,去非洲开展业务,还通过努力把业务做到了非洲第一,业务领域碾压非洲地区其他竞争对手,这其中包括三星、苹果等国际巨头。这家公司就是“非洲手机之王”, 如果不是它在科创板上市,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家公司的存在,它就是传音控股(688036.SH)。 传音控股的前身传音科技成立于2006年7月,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瞄准非洲这片尚未开垦的手机蓝海市场。2007年,在乔布斯向世界展示第一代iPhone的这一年,传音手机正式进军非洲,开始了“非洲手机之王”的征程。目前是非洲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2018年市场占有率高达48.71%。 传音控股的市场在非洲,生产主要在国内完成,传音控股通过6家自主工厂,以及多家广东和深圳地区的外协工厂、ODM工厂协同完成客户订单,其中重庆传音工厂的产能最大。国内生产的成品或半成品手机再经由中国香港运往非洲等市场进行销售。如图4-14所示。 图4-14 手机生产供应链 依靠国内完善的手机生产供应链,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针对非洲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了有针对性功能的手机,让传音在非洲市场获得了好评与销量的双丰收。 比如大多数品牌的手机没有针对黑人自拍进行优化,由于黑人肤色问题,黑人拍照特别是暗光条件拍照的效果不好。针对非洲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传音取得了高度切合当地市场的研发成果,研制了黑人肤色摄像技术、夜间拍照捕捉技术和暗处人脸识别解锁功能等个性化应用技术。 针对非洲国家局部地区电力稀缺、经常停电、使用者手部汗液多等问题,公司针对性地研制了低成本高压快充技术、超长待机、环境温度检测的电流控制技术和防汗液USB端口等。 针对非洲地区的运营商数量多,跨网络电话费昂贵,但SIM卡的价格却便宜的情况,传音控股推出了三卡三待,甚至四卡四待手机,对于没有钱买更多手机或者支付更高的电话费的用户来说,这项量身定做的功能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只靠性价比、小创新还不足以将传音控股推上“非洲手机之王”的王座,因为这些技术创新其他手机厂商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传音控股在非洲大陆的胜利,离不开逐步建立起的品牌、营销、渠道(供应链管控)和售后服务的优势。为了扩大在非洲市场的覆盖范围,传音控股分别开发了ITEL、TECNO、Infinix三大品牌的手机,从百元内的手机到千元机都有布局,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ITEL品牌系公司旗下的大众品牌,主要是功能机,这类手机价格便宜,目标消费者定位于新兴市场的广大基层消费者以及价值导向型用户。如图4-16所示。 图4-16 ITEL品牌手机 TECNO品牌是传音控股的中高端品牌,也是传音控股的主打品牌,这类手机随着国内手机一样,逐渐添加了指纹识别、刘海屏、打孔屏、多摄像头等配置,定位于新兴市场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如图4-17所示。 图4-17 TECNO手机 Infinix品牌的手机类似国内“青春版”的手机,强调线上与线下结合,重点发展数字营销和粉丝运营,深受时尚科技年轻人的喜爱,致力于成为新兴市场年轻人喜爱的时尚科技品牌。如图4-18所示。 图4-18 Infinix手机 在非洲扎根多年的传音控股,在线下渠道建设方面,也是其他手机厂商无可比拟的。2008年,传音控股在尼日利亚建立了第一个分支机构,之后相继在20多个非洲国家成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47家海外子公司中超过一半都在非洲(其余多在印度)。目前,传音控股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并与20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在非洲地区的360个经销商中有150个年收入规模破千万。 传音控股避开了各大手机品牌争相竞争的中国市场,选择从非洲地区功能机起步,并凭借技术创新、销售网络、品牌影响力、用户规模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积累优势,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2018年,传音控股的非洲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 |
中国外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总体放缓,国际贸易增长低迷,反全球化浪潮崛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中国内部正处于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叠加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和企业在加速改革和转型,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调整结构之间寻找平衡。内修改革转型,外领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亚洲区域经济融合和“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被对象国所接受。
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快速的技术进步、完备的基础设施、全球最大的供应链体系、14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全球最大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潜在人才红利、尚有与发达国家约20%城镇化率的发展空间,以及超强的社会组织能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中。这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如图4-19所示。
图4-19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低于发达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