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幸福函数不尽相同,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人人需要的,每个人的幸福函数里面都不可能缺少它,那就是金钱!正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企业出现以后,追求金钱成为光明正大的事情,经济学家们甚至旗帜鲜明地宣称“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不赚钱就违背了企业的基本使命。那么,怎样才叫赚钱呢?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股东)来说,赚到的钱与投入的钱相比,数值越大就表示越赚钱。赚到的钱与投入的钱之比称之为“权益报酬率”,因此,权益报酬率最大化就成了其理所当然的目标。接下来,让企业投资者最为醉心的话题就是:如何让权益报酬率变大?回到我们提到的函数思维,那就是哪些因素影响权益报酬率,怎么做才能提高权益报酬率呢?
这个问题在100多年前曾经困扰了一个叫法兰克·唐纳德森·布朗(Frank Donaldson Brown)的年轻人。1912年,当时的布朗还是美国杜邦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他向公司管理层做出了一个报告,主题是“用公司自己的钱赚取的利润”,这个报告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告诉了老板怎样才能用自己的钱赢得更多利润,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权益报酬率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三个因素:公司的生意有没有盈利,公司资产利用效率如何,公司债务负担如何。这个神奇的分解函数一出,在场者顿时眼前一亮,心里也豁然开朗了,原来想要赚钱只需在这几个方面做好文章就行了!从此以后,布朗开始跨专业的参与公司财务,人生也像开了挂一样,迎娶了“白富美”——杜邦公司创始人的堂孙女。1937年至1946年间,布朗成为了通用汽车的副董事长,住着有40多个房间的大房子,成了妥妥的富一代。
布朗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则是在康奈尔大学读的工程学,这两个专业都是跟财务毫不相关的专业。布朗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跨专业的参与公司财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业财融合”案例,看来现在流行的“业财融合”、“财务BP”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后来,布朗的分析方法被杜邦公司采用,也为其他企业广泛借鉴。由于布朗的分析方法源自杜邦公司的实践和总结,因此,也被世人称为“杜邦分析法”。至今,杜邦分析法仍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所采用,并在财务管理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财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
杜邦分析法用公式表述为:权益报酬率(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代表生意有没有盈利,资产周转率代表资产利用效率,权益乘数则代表债务负担和杠杆使用情况。这个公式意味着,若想提高用自己的钱赚取的利润率,可以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加大杠杆率来实现。炒股的朋友可以打开任何一款炒股用的软件,F10项下都可以看到权益报酬率这个指标,有些还可以看到这个指标的分解,而这个指标的分解就是按照杜邦分析法进行的。
杜邦分析法的诞生是以企业作为分析对象的,那时候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远不能与今天相比,财务和金融活动也不像今天这样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杜邦分析法作为分析如何使财富快速增长的工具,既然适用于所有经济主体,我们不妨给它起个更为通俗的名字——金钱函数,用函数表达为:Y(钱生钱)=F(收益率,周转率,杠杆率)。
用函数表达与用传统的杜邦分析法表达有什么区别呢?杜邦分析法的拆解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分析现象的工具,可以让我们理解结果背后的原因,而函数的表达式则告诉我们:若想实现钱快速生钱的目标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它提示我们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关注函数右侧的驱动因素。这就像一个古类人猿从站立着打量世界转为拿起工具准备投入到劳动中去。一个经济主体若想快速提升财富,就要从收益率、周转率、负债率三个角度着手。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为简化讨论,不考虑交易费用):
情形1:老王在2022年5月花100万元自有资金买了一套房子,一年后以120万元卖出,那么老王的权益报酬率(ROE)为20%,如果以130万元卖出,则权益报酬率为30%。可见,房屋买卖差价越大,老王自有资金收益率越高。
情形2:老王在2022年5月用自有资金50万元做首付,并贷款50万元(利率6%)买下一套房子,一年后以120万元卖出。房屋买卖差价为20万元,扣减借款利息3万元,共赚取17万元,老王所投入资金的收益率为34%,即权益报酬率为34%,远大于没有负债情况下的收益率。可见,通过资金杠杆能够提升自有资金的收益率。
情形3:老王在2022年5月花100万元自有资金买了一套房子,半年后以120万元卖出,然后用120万元买了另外一座城市的房产,半年后又以130万元的价格卖出。老王开始投入了100万元,在一年时间内买卖两次房产,共赚取30万元,那么他的权益报酬率为30%,比情形1高出10%。可见,提高周转率可以提升自有资金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