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需求预测

需求管理是用来平衡客户需求和供应链能力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包含需求预测与产销平衡,包含以下六个步骤,前三步是需求预测,后三步是产销平衡。

(1)确定需求管理的策略:审核公司战略、研究供应链网络和瓶颈、确定需求管理的重点和目标。

所有行业都需要需求预测,但重点完全不同。例如汽车行业的预测重点在于均衡季节性需求,充分利用产能的同时合理控制成品车库存;对于手机行业,确保高通的芯片供应量是重点。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需求波动之大完全无法预测,增加供应链灵活性来满足市场波动是工作的关键。

(2)确定预测流程。

预测在SKU上、产品族上还是产品系列上?使用历史数据统计预测法还是专家判断法?预测展望期,是预测3个月还是6个月或者是2年?

公司的不同部分可能使用不同的预测等级,例如生产计划可能需要一个在SKU级别上的预测;运输计划则可能需要一个集中在产品系列,但对不同地区有所区别的预测。

预测需要考虑时间间隔,被预测的单位和预测的用途。

对新产品和短期产品,一个企业可能使用与标准产品预测不同的方法,例如在一定时期内的填线量合计。

如果每个职能部门的经理人都各自独立地进行他们自己的预测,该企业就会在预测流程上失去控制,而这正是笔者在过去几年所见到的事情。

(3)对数据应用进行规划。

如何统计数据?如何进行数据清洗?如何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如何分享预测信息?如何应用预测数据、预测信息系统的开发?

(4)确定同步规则。

需求-能力匹配的规则、品牌制造商-供应商的产能测算、产能分配规则(缺货时),最常见的同步规则是销售及运营计划(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在满足预期需求的基础上,对生产、物流、销售及供应商的成本和要求进行平衡。

(5)建立紧急响应流程:可能出现问题的清单及应对策略。

在华北,冬天采暖季,政府要求铸造厂停产,一旦供应商停产,该如何应对?

(6)监控绩效指标:需求管理流程的核心指标是预测精度与产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