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坚定不赊销的信念
不管是企业、经销商还是零售商,要做到不赊销,首先就必须坚定一个信念,坚决不赊销。作为经销商、零售商不能还没坚持两天不赊销,发现零售商、农户去了对面拿货,你就马上改变主意,又开始赊销起来了。这样又陷入到原来的恶性循环中去了,永远也跳不出来了。
其实你不赊销,渠道商也是照样销售的,在渠道商心目中,赊来的产品是没有比他自己花钱买来的产品更重要的,赊来的产品是没有资金成本的,最多就是一个仓储成本,是没有必要着急套现的。而自己花钱买进来的产品,下次进货还要掏钱,是必须着急套现的,所以农户过来后,他肯定首先推荐的是自己掏钱买来的货,其次才是赊来的货。再一个,买来的产品哪怕利润少点,能出就出,不可能压在手里,但是赊来的产品就不同了,利润少了不卖,反正卖不出去,经销商能拉回去,不拉回去就一直放在这好了,反正是不要钱的。
“赊销是等死,不赊销是找死”,这是当时绝大部分农资企业的共识。一晃多少年就过去了,当年最先现款操作的,大部分不但没有“找死”,反而活的很滋润,还有不少企业做大做强了!
2.关注农户的需求
农资产品是作为生产资料的,最终的消费者是农户,是要帮助农户实现增产丰收的目标的。所以零售商最怕的不是经销商不赊销,而是农户不购买;要是农户指定你的品牌去零售商那里购买的话,零售商不会拿钱来进你的产品么?还会要求赊销么?
所以,琢磨怎么样让农户购买比琢磨怎么样让渠道商去卖更重要的多!而要让农户去购买,则需要你去关注农户的切实的需求,研发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然后去踏踏实实的做好试验示范工作,让当地农户都知道你的产品适合当地市场,也能带来很好的效果。而不是在当地见不到你的试验示范田,见不到你们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使用产品,见不到你们产品使用的实际效果,就看到你的广告和推销。
3.优化自身产品结构
对于渠道商而言,重要的是赚钱,他赚取经销你产品的中间差价。如果你有能力保证你的产品能给他带来利益,那么渠道商是不会管产品的进价是多少的,因为他赚取的就是中间差价,是利益,是否掏钱进货是和他没关系的,所以赊销不赊销的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怎么去帮助或者保证渠道商能够挣到钱。如果现款进货他没有选择你,只能说明你的产品在他心目中不是最好的,或者说不是最适合当地市场的。
对于农户也是同样如此,买产品不用掏钱,谁家给的价钱越低,优惠越大,赊账时间越长,给送上门,就要谁家的。如果要他掏钱买,他就会去衡量利弊和择优选择。也就是说选择他认为最好的那个,最值得掏钱的那个。如果现款没有选择你,只能说明在他心里,你不是就好的那个罢了。
所以,你必须优化你的产品结构,去研究当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价位,然后去优化你的产品结构。
奇迹向来都需要创造:2015年芸乐收的销售额才3300万,而2016年就突破2亿元;而且,2016年绿业元首次涌现出一个销售额超1000万的客户。绿业元认为推广“芸乐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
四勤:勤示范,勤下田转,勤推荐,勤回访。
三不:不过分承诺,不乱价,不赊账。
两有:有自己的实验田、有自己的粉丝团。
一坚定: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绿业元看来,做农资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聚焦差异化的产品,再做好扎根示范;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深入用户的心智,就能让用户认可产品。
范国防认为:农资经销商既面对危机风险,也同样拥有很多机会,关键是如何做。管理、服务及推广三者缺一不可,首先管理上要跟进一步,管理不要太超前,跟上就行,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其次,服务上要快人一步,服务力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同时,推广上要到位一步,用心和农户交流。推广要有质量,做出标准,这样才能反映出效果。最后,目标管理很重要,没有目标不要谈增长和效益。目标定不足,就提升不了业绩,更提升不了能力。
农资行业的销售关键不在于赊不赊销,而是在于是否切实的关注农户的需求,踏踏实实的去研究适合当地农户需求的产品,脱虚入实的去做好服务工作,包括各区域市场的试验示范工作,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防疫防治工作,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从而带来切切实实的效果,那么销售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稻盛和夫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只有将错就错。事业做什么都不好做,只有爱上拼命做。除了拼命工作外,没有更好的经营诀窍”。
范国防说,“士气比武器更重要,人生就是苦,刻苦才幸福。读书是门槛最低的修养,奋斗是最简单的成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