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管理学家弗里德·路桑斯(Fred Luthans)教授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 自我效能: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 乐观: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 希望: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 韧性: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心理资本的内涵,以人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为参照,是体现个体隐性特征中可觉察、可培养的能力与素养的统称。心理资本的外延,不仅包含专业资本与人脉资本,更是专业资本与人脉资本在第三维度的丰富与延伸,可以更加立体的考察人才的深层动机与发展状态。对于高层管理者,实现招聘策略的迭代(为组织选人)、储备(为战略选人)与联姻(为文化选人),并与企业文化进行深度匹配,心理资本的考察尤为重要。

基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韧性作为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结合多年为企业做人才咨询的案例参照,开发了人才发展的“心理资本‘十力’模型”,如图5-2所示。

图5-2 心理资本“十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