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导入过程中的几个重点工作

四、导入过程中的几个重点工作

为了有效推进自主管理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管理的制度化

自主管理活动的导入过程就是自主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因此,一开始就应重视有关自主管理活动文件标准的制定,以明确活动的内容,规范活动的程序,从而使活动最终形成一种制度,以便活动能得到长期持续地开展。

虽然自主管理活动的第五个步骤叫“自主管理体制建立”,但这一步骤的工作更多地体现在对前四个步骤的工作方法、工作标准进行综合和优化上,而不是意味着在前四个步骤可以暂不考虑制度化工作。当然,开展自主管理活动强调自主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制度也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得以完善。

(二)活动成果的总结和展示

在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也很有必要,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要做好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即在改善措施实施之前要对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记录。纪录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是数值、文字报告,也可以是图像、照片等。

作为改善活动成果的展示,要特别做好改善前后的对比,这样做的好处是:

(1)能增强员工参与过程中的成就感,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2)促进公司内改善成果的交流、借鉴、推广,全面提升改善活动的水平;

(3)增强公司上层对改善活动的认同和信心,保证公司能为改善活动的持续推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4)改善成果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员工的能力会因此得到提高;

(5)有利于企业改善革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活动的自主实施

开展自主管理活动,要特别强调使责任落实到个人或小组,并由操作者自主实施改善,以体现自主管理活动的宗旨,即“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活动开展之初,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或指责:我们××工作推进不到位是由某某部门配合不好造成的。例如:

(1)我部门地面不干净,是因为后勤部门不合作。

(2)我部门某设备防护罩没有制作完成,是因为采购部门没有按时采购到需要的物品。

(3)我部门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公司工资制度、激励机制有缺陷

……

当一个部门负责人还在为自己的落后找理由的时候,我们认为部门负责人的自主管理意识还没有形成,自然地,员工的自主参与也就无从谈起。

这个时候,需要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打破现有观念,真正理解自主实施的重要性并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