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资本经营

综合考虑内外形势(内部9C系数、资产情况,外部政商环境、科技变革、产业市场、资本市场),智飞生物可进行的资本经营方向如下:

(一)进行适度的债权融资

2010年之后,智飞生物负债率一直很低,最低的时候3%,最高的时候才9%。尽管这样可以保持极低的债务风险,但却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智飞生物可以适当提高负债率,一般不超过30%都是可控的。不要说不缺资金,只要你不是寡头,就有大量需要投资的地方,资金不足是常态。太低的负债率,其实是对经营资源的浪费。

(二)积极开展一级市场融资

在2015年那波牛市的刺激下,中国创投市场年新增资本量增长迅速。2015年新增71%,达到1996亿元,2016年新增79%,达到358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这种情势下,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资金,但优质的项目却不能同步增加。这势必造成一种趋势,那就是水涨船高,项目的估值开始提升。普通项目估值会提升,优质项目的估值更会提升,甚至有些明星项目会涨到离谱的程度。

所以,智飞生物可以顺应这波行情,选出一些比较优质的子公司或孙公司,开展一级市场的股权融资,壮大总体资产实力。

(三)谨慎安排二级市场融资

智飞生物实际控制人蒋仁生先生对公司直接持股54.13%,与关联方合计持股超过60%。

按说,这么高的持股比例,通过增发进行融资的空间是很大的,应该进行适度的二级市场融资。

但是,我国A股市场在2015年刚刚爆发了一波牛市行情,当前正处于盘整状态,需要足够的时间酝酿下一波行情。当前的平均市盈率处于中位,估值不低,但也不高。

所以,从市场情绪和估值来看,都不太适合进行二级市场的融资活动。

(四)围绕产业链并购

新条例后,疫苗行业产业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批发企业的出局,造成阶段性的市场真空。整个产业都处于对新形势的适应、调整状态,一切都格局未定、趋势不明。

这种局势,对有远见的企业来说是极佳的扩张布局良机。如果等局势都明朗了,机会窗口也该关闭了,即使还有机会,成本就会很高。

所以,智飞生物可以借此机会,在对产业的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在未来的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资源,然后借力并购,将这些战略性要素收入企业版图。

国际上的疫苗巨头,成长史中几乎都能看到并购的身影,这值得国内疫苗企业借鉴。

(五)基于价值链并购

企业各项职能,都是靠价值链实现的。而新条例的出台,则对国内各疫苗厂商的价值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疫苗厂商都面临价值链的优化甚至重构问题。

智飞生物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但是这未必不是机会。

由于一直重视直销网络的建设,所以相对于新《条例的》的要求,智飞生物的价值链没有结构性缺陷。该有的都有,只是强度不够。

智飞生物需要做的,是补足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相应资源的投入。

并购,就是获取资源最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