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沟通冲突引出的“三条军规”

在进入公司五个月的时候,林枫中遇到了最严重的一次沟通冲突问题,有一位高管由于一个很小的事情,在30多人的公司管理层微信群里,以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公开质疑人力资源部的招聘流程,言辞非常激烈而具有压迫性,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部门的威信与本人的尊严受损的情况,林枫该如何应对。

这时候,林枫想起了一句话,“冷静,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情绪。”他知道,在对方很不冷静的情况下,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他告诉自己:“在对方越冲动的时候,自己越要冷静。”

所以他给自己划了明确的边界,要聚焦解决问题,就事论事,无论对方如何挑衅,绝不越出边界一步,决不回应除了解决问题以外的其他任何问题。这样,他就把事情“封装”在一个很小的“解决问题”的范围内,然后沉着应对,一步步去逼近问题解决的中心,最后,经过HR团队的通力协作,高效的处理好了这个事情,对方关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就逐步冷静下来。

这时候,林枫才回过头来,平和的告诉对方,其实他当时只要发一个信息或打一个电话,这个事情就可以得到快速处理与解决,而不用通过这么极端与剧烈的方式去解决,这对组织的损伤是很大的,会造成内部人际关系的“内伤”。

林枫很喜欢一句话:“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这句话时刻提醒林枫永远都不要失去自制的力量,永远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及永远都有希望和信心。一旦失去了自制和冷静,世界或你自己就会陷入疯狂,就会失去理性,导致无法挽回的恶劣的消极后果。因此,林枫要求自己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待眼前发生的问题,要利用逆风的力量,让自己飞得更高,要把危机变成机遇。

在另外一个场合,也是由于一件小事情,两位管理者在一个比较大的微信群里,公开“对骂”,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种沟通方式,可以称为“破坏式的沟通”,它的特点是,带着强烈的情绪去沟通,不惜用言语的利刃无情的刺伤对方,压迫式的解决问题,只追求一方结果的达成,不考虑后果,通过一种极端的、推至极致的沟通方式,把事情说得最绝,把情绪用得最尽,把底牌亮出来,让双方都无路可退,甚至“以死(辞职)相逼”……这种破坏式沟通,最后结果好像是把事做成了,但是把所有的退路都毁了,把所有的面子都“刮”没了,是具有毁灭性的、不可逆的、不可再生的后果,造成的裂痕也许再也无法弥补如初,就像玻璃破碎了就不能复原一样,对组织的伤害与负面作用之大,也许是无法想象的。

随后,林枫在公司内组织了以沟通为主题的研讨会,他选用了一些内外部案例让大家进行讨论,比如以下就是大家讨论最激烈,引起共鸣最多的一个外部案例——“史上最牛女秘书”事件:

​ 下班锁门引起总裁不满

某外企总裁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已经下班。总裁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总裁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秘书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

总裁在这封用英文写就的邮件中说,“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事实上,英文原信的口气比上述译文要激烈得多)。总裁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

​ 秘书回了咄咄逼人的邮件

两天后,秘书在邮件中回复说,“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公司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本来,这封咄咄逼人的回信已经够令人吃惊了,但是秘书选择了更加过火的做法。她回信的对象选择了公司的所有中国分部,导致所有中国区域的员工都收到了这封邮件。

在大家充分讨论后,林枫提出这个案例揭示出来的教训:一是双方怒火中烧,导致情绪失控;二是小事化大、大事化恶,进展失控;三是秘书回复邮件收件人范围,影响失控;四是挑战职场明规则和潜规则,职位失控。

在此基础上,林枫提出了沟通的“三条军规”,并对公司全员发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几条沟通军规成为了公司避免重要的冲突的原则:

(1)聚焦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2)鼓励当事人直接沟通解决问题,点对点沟通,小范围沟通。

(3)在公开场合多表扬,少批评,提意见尽量在私下场合。

林枫在研讨会上,还重点强调了沟通中“保持在当下”的重要性,也就是把注意力保持在对方身上。他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道理:

“当你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应该像你在读书一样,一定要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要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书本的内容当中;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将注意力倾注到自己的所见所闻里,这一点很是重要。”

“优雅得体的行为举止、温文尔雅的良好素质、干净利落的衣着打扮、高亢清晰的言语、开朗舒展的表情、健康积极的心态以及和别人交往的方式,无疑是紧紧抓住别人心灵的重要要素。”

沟通是林枫在上面耗费心力最多的事情,他已形成时刻沟通的意识,并建立了几条核心原则:沟通一定要提前做,沟通一定要及时,沟通一定要到位,沟通要准备好做多次,沟通要以多种方式灵活去开展。

林枫也要求HR团队,要时刻记住,沟通一定要往下沉一层,再往下沉一层,以确保信息穿透到位;以前应该由业务主管往下一层去传递的信息,现在HR也把那一层给传递到位了。也许这就是沟通无极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