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百团大战的最初计划是一次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算的上是大规模游击战的典型战例。
从1940年8月到12月,在华北5000里交通线上,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人全线奇袭敌军(奇袭是游击战的重要作战原则),在百余日的战斗中,取得了歼敌3万余人的胜利,对全国抗战产生了积极的深刻影响,驳斥了抗战速亡论。
如果百团大战坚持用游击战的方式开展,效果是很理想的,但是到了后期,很多战斗演变成了阵地战,导致八路军伤亡过大。
其中,发生在10月底的关家垴战斗,是整个百团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一场阵地攻坚战。此战,八路军以四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冈崎大队500余名日军。双方激战两昼夜,八路军伤亡600余人(一说2000人),日军冈崎大队死伤400多人(日军称仅阵亡61人)。多年以后,彭德怀还为这一战的损失而愧疚。
百团大战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八路军的警惕。中共100多个团参战,蒋介石很惊慌,紧急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防共”计划。从此,“边抗战边反共”成了国民党的共识。
百团大战以后,由于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以及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1942年底,八路军由40万人减至34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干部损失很多。
毛泽东在肯定百团大战功绩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批评,特别对百团大战的过度宣传很不满意,此外,毛泽东对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战场专断也有看法。
聂荣臻后来回忆:“毛泽东批评说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
邓小平1943年1月在太行分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百团大战使本区军事力量过于暴露,伤亡大,元气不易恢复。
刘伯承1945年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
孙子兵法·始计中提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当时中共虽然有能力打百团大战这样的仗,但是从保存实力和长期抗日的角度出发,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来作战。如果单纯从多年后的军事角度评价,百团大战是战术上胜利,但在战略上却很值得探讨,或者不值得提倡。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也是战术上的胜利,但却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败。可口可乐的原叶茶,邓老凉茶,一开始也都很成功,但是在敌人的反攻之下,也都节节败退,损兵折将。
在营销的战场上,企业有多少次只是为了短期的胜利,或者图一时之快,而发起很多不必要的进攻,或者进行夸大的宣传?
加多宝之前每年拼命宣传自己销量增长了多少,又是什么中华第一罐,销量打赢了可口可乐。如果加多宝低调一点,把这些精力放在跟广药沟通,解决品牌续约的问题上,又或者提前布局,收购一个二线的凉茶品牌,未雨绸缪,何至于今日跟广药分手,斗得两败俱伤?
一方面拼命宣传自己赚钱多,另一方面品牌租赁费用又给得少,而且还是通过行贿得来的,这样怎能不叫广药和相关利益方计划收回王老吉品牌。
加多宝,你有反思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