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大道,开源节流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大学》第十一章后面的部分:“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里的第一句,想必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生财有大道啊!大家对“财”的体会一定很深刻。不过,这里说的生财有大道,是大道可不是小道啊!

生财的大道是什么?这一章讲的是“治国平天下”,当然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原则和大方向,是一个社会根本性的东西。这就不是我们一般的理财观念,平常看哪只股票冲得厉害,我们就去买哪只股票;市场上哪种商品很俏,我们就去倒腾哪种商品;或者做个小生意、卖这卖那的……这些不是大道,只是生财的小道而已。那么,生财的大道是什么呢?就是这里所说的“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这个道理很简单。“生之者众”,就是产生财富的渠道很多,生产财富和生产物资的人员很多。“食之者寡”,就是消耗这些财富的事情少,享用这些财富的人员也少。“为之者疾”,就是负责管理、积聚财富的人动作很快,会很机敏地进行财富运作,不管是资金周转还是生意场上作决策,反应都很快,机会来了能马上抓住。“用之者舒”,就是使用财富的人要舒缓一点,要慢慢来,不管是购物也罢,其它开销也好,都要三思而后行,想清楚了再下手。尤其是女士喜欢逛商场,商场逛完了以后还要货比三家,最后才下手掏钱,这当然是善于用钱的好习惯。这样的话,就会“则财恒足矣”,你的财富就会花得长,用得久,不会有亏空的感觉。

所以,“生财有大道”的这个大道,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的。在传统文化里面,真正的、根本的道理,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一切都是清楚明白,一看就懂。正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越是大道就越是简单容易。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上,最要命的经典叫《易经》,它是易经,不是难经啊。《易经》中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经》是简单的,放在自己的身心上去体会,那是很容易找到感觉的。但是,一旦你入了小道,你要真正地去个人理财,现在帮助个人理财的机构和人才也很多,你要真正了解清楚这些理财方式,其中各种各样的条款、规则、方法,那就很复杂、很麻烦了。但是再复杂、再麻烦的生财之道,仍然脱离不了这个“大道”的基本原则。说白了,生财的大道,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开源,广开财路、广开经济的来源,拓宽市场,开发新产品等等。节流,节约成本,降低消耗,花最少的钱做最大的事等等。所以,这个生财的大道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正是太普通、太平常了。但是,就是这个最普通、最平常的道理,却又是一切经济学的基础。不管当代流行的经济学理论多么高深莫测,说白了还是在“开源节流”四个字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