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另起一段了。“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显诸仁,藏诸用”,这里省略了主语,是紧接着“君子之道鲜矣”这一句来的。“显诸仁,藏诸用”,就是说君子之道是显之于仁,藏之于用。因为君子之道,体现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阳性的、光明的一面,显现在内心的仁德上面。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具有的恻隐之心,从这一点生发,逐渐扩大,从爱己、爱亲人,逐渐扩大到爱天下、爱众生。这种博爱的精神,这就是仁所体现出来的东西。
“显诸仁”,君子之道所显现的,就是大道生养万物的这一面,大道就是具有这种成就万物、生发万物的仁慈。“藏诸用”,指的是行君子之道的人,他内心之中的仁德,是隐藏于日常行为中的。行君子之道的人,他的行为就是义举,就是正义的作为。君子的德行和仁慈都是隐藏在义的行为中。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在自己的脑门上写个“仁”字,表明自己是仁者无敌,然后再跑到外面去自吹自擂。他是用行为来表现对他人的仁爱,用无私的义举来阐明君子之道的慈悲情怀。
君子之道显之于仁,就能成就自己内心仁慈的德行,德行由此变得充实而盛大,所以就是“盛德”,内心美好的品性会变得很充沛、很丰盛。君子之仁德藏之于用,就是把美好的德行在社会人事当中体现出来,你就一定会“大业至矣哉”。君子之业就是帮助他人的事业,就是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的事业,这个事业是非常恢弘和伟大的。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是一个补充解释,是说君子事业所体现出来的成就,就是在“富有”这两个字中。这个富有,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对财富的拥有,而是指拥有充实而完满的人生,拥有极大的帮助别人的能力。《大学》里面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的阳明正知所显现出来的一面,只有这样不断充实、不断超越,才会使我们的德行日新月异,才会不断地精进、不断向前。我们的德行与时俱进、与日俱增,这个才能称之为“盛德”。一个盛德,一个大业,就使君子之道变得非常完美。按照现在的说法,大业就是物质文明,盛德就是精神文明,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能获得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