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定额分红权设计

定额分红,顾名思义,就是依据预先确定的比例把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实现的利润分配给激励对象。定额分红权就是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的权利。

设计定额分红权要明确以下几项内容:

1.确定激励对象

分红权的激励对象往往是某一利润单元的经营班子成员,也可以包括该利润单元中的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

通常情况下,首先应明确该利润单元的第一责任人,一般是总经理。他是第一激励对象,分红比例最高。其次,由第一责任人提出经营班子中需要纳入激励对象的成员。最后,由第一责任人与其他作为激励对象的经营班子成员一起,经过分析评估后提出纳入激励对象的其他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在这里,关键要确定第一激励对象的分配比例,原则上要有足够的激励作用,企业要激励、关注的首先就是第一激励对象。通常情况下,第一激励对象分配的额度或比例应该为其他经营班子成员平均额度或比例的3倍左右,至少不应低于2倍。

2.确定激励数量

股权激励的数量是以股票权益来计量的。假设将公司10%的分红权赠予激励对象,这个10%相当于多少股份与公司的总股本数量密切相关。假设公司的总股本虚拟为1000万股,则10%为100万股;假设虚拟为1万股,则10%为1000股。

虚拟总股本的数量,既要考虑激励对象的数量,也要考虑公司净资产的价值。假设激励对象有100人,如总股本为1000股,10%为100股,则平均每人为1股;如果总股本为1000万股,10%为100万股,则平均每人为1万股。尽管1股与1万股的价值相当,但是激励对象的感受非常不同。这个问题将在第十章“股权激励的艺术性”中详述。

此外,总股本的多少还要考虑公司的净资产,假设净资产为10万元,你若虚拟公司的总股本为1000万股,激励对象可能会觉得你在“画饼”。当然,对于很多轻资产公司而言,如果不考虑无形资产,一般净资产的价值很低,但是公司的价值并不一定低。如果是这种情况,尚可多虚拟总股本,但应遵循一个原则,即获得激励对象的认同。

在本案例中,我们假定公司总股本为1000万股,赠予激励对象10%的分红权,即相当于100万股的分红权。

3.定价格

假设公司的净资产为1000万元,按照净资产作价1股为1元,则对于1000万元总股本而言,10%的总股本为100万元。

一般来说,分红权并不需要激励对象支付现金认购,而是直接赠予的。也有的公司在分红权方案中规定激励对象要支付一定的现金,但对这部分现金款项的规定主要有三个目的:

①让激励对象形成获取收益就要支付对价的心理认知。

②表明此分红权的价值,并探查激励对象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③作为分红权的押金。比如娃哈哈公司在分配分红权时就向激励对象收取了押金。

4.定规矩

(1)业绩考核

通常情况下,股权激励与业绩考核是对应的。分红权的大小除与利润单元创造的利润多少相关外,还与其他考核指标相关。一般来说,考核指标取决于利润单元的战略,通常有如下几个指标可供选择:

①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该指标用于揭示应归属于企业当期的通过自主经营所创造的现金利润。

②现金周转期(CCC)。该指标包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用于揭示企业的运营效率。

③经营性现金流(CFO)。该指标用于揭示企业自主经营业务创造和消耗现金的能力/状况。

④合同额。

⑤收入额。

⑥净利润。

⑦净利润增长率。

……

(2)其他规矩

除了业绩考核,企业还要确定如下规矩:

①分红核算与发放规矩。

②如果违反禁止行为规定该如何处理的规矩,即退出的规矩。

③如果员工离职该如何处理的规矩,也是离职的规矩。

④如果业绩不达标该如何处理的规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