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我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基本制度还是市场化运作,都还有差距,同时计划经济遗留的问题,比如国企问题、税务问题等仍然困扰着IPO企业。对此,具有法律和财务双背景的张国峰先生,通过总结其十多年担任IPO企业保荐人的经验和企业IPO的疑难问题,写成了《走向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尽职调查与疑难问题剖析》一书。
本书的实践性非常强,“知行合一,得道功成”,实践和执行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因素。本书作者以案例与监管规定、疑难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将2006年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成功上市及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的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并梳理了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疑难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根源、审核部门关注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既有案例支撑,也有经验总结。作者从自身丰富的经验出发,将企业上市过程中复杂的专业问题表述得非常清晰、简洁直白,为拟上市企业及其投行、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本书阐述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整体到局部,这是理解事物的有效途径。很多人认为,企业上市是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但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只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是对企业成立到上市之前的不规范问题,包括出资问题、业务规范问题及税务问题等进行全面合规的梳理并整改;另一方面是将企业上市后未来的业务增长规划、加强公司治理、巩固核心竞争力进行清晰、有说服力地呈现给企业的投资者。尽管理解拟上市企业整体业务运营的环节和逻辑,是解决尽职调查核心问题的关键,但出色的尽职调查同样不能忽略小的业务细节和问题,因此本书通过具体案例、疑难点的剖析及对各个局部问题进行的总结,体现了作者对企业上市过程中某一细节问题自成一体的分析。
本书阐述的内容深入浅出,谚语说:“少即是多”,越是简单,说明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本书从案例出发,站在企业规范的角度,对相关问题比如股权转让瑕疵等进行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不过多拘泥于具体的概念,使得非专业从事法律或财务工作的人士也能容易看懂。本书简单而深刻的分析,是建立在作者对IPO监管审核规则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同时也贯彻了IPO尽职调查是使拟IPO企业的运作符合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及保护未来投资者的权益这一核心目标。因此,本书对IPO监管规则的深刻解析,对提升企业IPO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囿于我国目前的IPO审核机制,本书从外部合规尽调的角度对IPO相关问题进行解析,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没有充分体现IPO市场化规范的一面。但是,这并不影响本书对企业IPO相关问题做出的有益剖析,对企业家、专业从事IPO业务的专业人士及其他想要了解IPO运作的非专业人士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