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修道保法”的系统建设以后,“巴椒扇”台式小火锅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理论上可以开始进行品牌化建设,但是由于当时的现金流压力比较大,企业没有办法选择第三方品牌建设合作伙伴进行相应的品牌完善,而品牌梳理和建设不属于醒客堂擅长的专业范围,所以当时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建议香沃餐饮先建设市场部,为品牌建设做铺垫。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享“巴椒扇”台式小火锅的发展路径。
香沃餐饮在做品牌发展规划的时候,由于“巴椒扇”的品牌影响力较小,竞争力较弱,如果直接跟行业龙头品牌在同一商场展开竞争有一定的压力。我和宿总沟通以后,宿总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线,选择了一些比较弱势的商场,人气不旺,也没有大品牌参与竞争。
因为商场的客流较少,为了吸引商家入驻,商场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条件,希望借助“巴椒扇”台式小火锅的进驻带动客流增长。
“巴椒扇”台式小火锅第一家店就在原有的商场实现了引流。起初商场有很多铺位没有租出去,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巴椒扇”台式小火锅带来大量客流,整个楼层聚集了各种餐饮店,商场销售额大幅提升,而香沃餐饮大大降低了新店投入的成本和费用,商场和香沃餐饮实现了共赢。
从“巴椒扇”台式小火锅自身来讲,客流大多来自于老顾客转介绍,在极少做引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盘活客流,靠的就是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为了降低新店拓展的成本,我们选择将“巴椒扇”台式小火锅开在相对封闭,但信息通达,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商场内。
以“巴椒扇”平房店为例,“巴椒扇”台式小火锅所在的商场周边是平房区的一些生产厂家,来逛商场的大多是厂区的职工,客源稳定性好,很多人一辈子就在这个企业里工作,在这个群体里,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谁在哪家吃了什么好东西,很快就会在厂区内部传开。
我们在后期的拓展中会刻意选择像肇东这样的郊县,还有市区内的一些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在区域内被大家所熟知的商场,例如哈尔滨老动力区的千盛广场,江北大学城的景慧商场,观江国际商场等,这些都不是一线品牌进驻的商场,商场内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巴椒扇”台式小火锅在这些区域迅速形成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成为地标性的餐饮品牌。
由于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消费者愿意长期在“巴椒扇”消费,在会员卡的储值方面,经常出现日储值金额大于日营业额的情况,每个会员的储值都相当于来自客户的复购承诺。
在哈尔滨商圈内,“巴椒扇”台式小火锅被亲切地称为“商场拯救者”,只要是“巴椒扇”台式小火锅进驻的商场,不久以后就会人满为患,火爆异常。
从香沃餐饮对“巴椒扇”台式小火锅的整个市场路径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决策是正确的,每家店的投资回报率都极为理想,“巴椒扇”台式小火锅迅速扩大规模,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开始的一家店拓展到后来的七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