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要破坏流通生态

在说明了几个案例之后,对制造商安排和管理流通价值链利益分布提几点建议:

第一,不合理、不均衡的流通价值链利益分布,恰恰是改变市场竞争规则、获取市场优势的机会。制造商可以从战略高度对既有流通格局进行审视和分析,适时进行渠道模式、结构以及市场运作方式的创新;重新安排利益分布曲线,使之具有竞争力。

第二,流通价值链上的利益重心在用户。凡是渠道利益偏高的行业,都可以通过用户利益制衡渠道利益,牵引、驱动渠道行为。这是制造商改变利益分布曲线的根本大计。在流通价值链各主体博弈格局中,线下、线上的大零售商往往以低价为纽带,与用户结成“神圣同盟”;同样,制造商可以通过独特的产品价值组合取悦用户,应对大零售商的咄咄逼人之势。

第三,制造商在自身谈判能力较强时应打破“利障”——即为了一己之利,损害下游合作伙伴的利益。不夸张地说,国内有相当多的厂家在与渠道合作时,注重短期利益,不能形成与渠道稳定、持久、双赢的合作规则。一到“关键时刻”——如为了“冲任务”“移库存”,就不履行承诺,戕害流通价值链的整体、持久效能。在目前某些行业产品利润空间持续下降、经营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厂家必须精心呵护渠道的合理利润,应通过对产品零售价、供货价、返利等利益改革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避免产品价格的无端下滑和资源的无谓流失,另一方面保持流通利益格局的相对均衡和持久“合力”。否则,流通生态被破坏掉,再想恢复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