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为资产所生,若想获取收入,先要拥有资产。资产所在,即是收入所在。一个经济单位获得收入要从盘点自身资产开始,资产盘点清楚之后,就知道可能的收入来源在哪里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资产存在形式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使用权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根据流动性强弱,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特征的三个关键词是经济利益、资源、可计量。由于会计技术本身的限制,现行会计准则认定的资产并不全面,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满足前两个特征,但却存在计量困难,因此没有在账簿中列为资产。比如,一家企业有大量的客源,这些客源对企业非常重要,由于不能计量,在会计上就不能确认为资产;对于淘宝来讲,流量是其最大的资源,同样由于不可计量,在会计上也不能记录为资产。
《新华字典》对资源一词的解释为:(1)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2)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的总称。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据库、各种系统程序等。资产的本质是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计量仅仅是出于会计处理的需要,符合资产本质特征的资源远大于现在会计上认定的资产。
资源是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础,没有资源,则不会有商业活动。在商业活动中,参与者会赋予“资源”极大的价值,在商业合作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自身和对方各有什么资源。可以说,资源意识已然深入到商业活动参与者的骨髓里,这些资源包括行业、地位、人脉、信息等等。
在人们平时的习惯里,一般不太执着于可计量性,并且使用“资源”一词时所指的内容往往大于字典里定义的范畴。我们常听人说,某某有很多资源,言外之意已经把这些“资源”看作资产,虽然这些资源具体值多少钱并不能确定。
对于中东一些国家来讲,石油是它们的重要资产;对于南美一些国家来讲,矿产资源是它们的重要资产;对于美国来讲,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铸币权是他的重要资产。类似于国家和地区,不同企业也有着不同的重要资产。一些建筑企业的重要资产是它的建造能力,而不是会计上记录的那些资产。万达集团近几年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对商场的运营能力就是它的重要资产。华为公司的重要资产则是它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在商业活动之外,资产更是随处可见。
首先,人们拥有的资源是资产,比如财产、容貌、健康、时间、精力、知识、技能、经验、智力、家人、朋友、人脉、名誉、信心、有利位置等......这些资源是人们所拥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安排使用,并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人们对每样资产拥有的多寡程度相差甚大,唯一公平的资源或许是时间,对任何人来讲,时间每天都是24小时。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影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最新的医疗技术,曾经唯一公平的资源也变得不公平起来。
对于很多资产,人们早已认识到它的价值,并形成了一些共识,只不过没有从财务思维角度做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比如,“郎才女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近水楼台先得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同时,对于一些资产的失去,人们也发出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样的哀叹。
除了拥有的资源,人们能够控制的资源也是资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名为刘姓,实为曹姓,可以认为天下的资源已经成了曹操的资产。有些腐败分子信奉的“有权不使,过期无效”就是指资产的可控制特征,权力在手的时候,岗位职权对于他来讲是能够控制的资源,而一旦调离,对相应的权力资源失去了控制,就不再是他的资产了。一个小伙子娶了一名富家女孩,女孩有10套婚前房产,只要两个人正常生活,女孩婚前的财产可以看作这个小伙子的资产,因为小伙子基本上能够控制这些资源。
资产是个好东西,人们通常都希望资产多多益善,很多人也会倾向于对外展示自己资产的丰厚。除了金钱方面的炫耀外,美丽的容颜、子女的孝顺、消息的灵通、健康的身体,都会成为炫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