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与事一体

管理是管人理事之综合,管人即理事,理事即管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有事必有人,有人必有事,管人以成事,理事以成人。最忌讳把人与事分离对待,徒管人则罔,徒理事则怠。悬空去管人,必落于权术窠臼,上以权术管,下必以权术应,如此必是权术风气弥漫。目中无人去理事,则必僵化乏变,新秩序未立,而旧秩序已乱。

对于供应链变革来讲,人与事一体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第一层面,组织设计与流程设计是一体之两面,要统一设计;设计时脑中浮现一新组织架构时,必要同时浮现此组织架构的流程衔接会变成什么样子、有无可行性。多元业务的企业,采用集中大供应链平台模式,还是各业务各有完全独立的小供应链模式,抑或需求管理、计划、制造分离,而采购与物流统一的模式,最初考虑的不仅是所谓组织架构合理性,还要同时考虑在这个组织架构下,从需求到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的业务流程是否能打通,有什么衔接障碍,有什么风险,如何才能确保流程畅通。或者说,组织的合理性,要从流程角度去求证,流程的合理性也要从组织角度去求证。

第二层面,一个企业的现实人事格局、人事状况会制约它可以采取的组织流程模式的可能性,这点必须考虑。如果人容易换、有得换,变革幅度可大些,让变革方案更接近运筹逻辑最优;如果人不易换、没得换,最好的做法就是看米下锅、量体裁衣,让变革方案更接地气,确保能落地。很多企业学习标杆实践时,就误在这一点上,把人和事分离了,用别人最佳的做事方式,硬套到自己的人事状况上,又焉能落地生根?钱穆先生曾说:“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别人的人事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小贴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很多制度往往从最初的有利到最后的有弊,乃是人事荒废、懈怠导致制度变形、走样落不到实处的结果,而后又不能主动地去改变制度,变法变来变去越变越乱,以使制度最终限制了人事,成为改朝换代或革命动乱的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