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开路:或明星代言,或专家侃侃而谈,甚至改变产品的“国籍”与“血统”。
(2)公关先行:以类新闻形式包装商业软文,以类科普读本形式包装产品商业广告或使用说明书。
(3)电视霸台、墙体刷屏:走小县城、乡镇农村“塔基市场”路线,或海量承包地方电台非核心时段广告;或广告下乡,攻陷墙体,形成触点无处不在的密集轰炸。
这三招奏效的前提:绝大部分话语权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大多数受众的鉴赏能力、科学素养有限,相信专家胜过粉丝意见领袖;采购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媒体、广告推介,以及权威/知名人士的推荐。
在信息冗余及传播“粉尘化”的营销语境下,原来的广告战正在溯本归源,这个源头就是用户对于产品的各种体验。本节提到了产品物质、情感、精神的多维体验,各个维度还可以无限细分。就快消品来说,物质体验有口感、营养/养生价值、包装附加值、购买及食用的方便性等。自媒体的崛起+产品社交化功能被开发,产生了很多小而美的非主流品牌,传统的定位理论正在因消费者话语权的回归而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