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一家企业工作超过1年离职的,主要原因都不是薪资待遇,而是主管的领导方式方法及自身魅力出了问题。很多情况都是业务员进步了,在这个阶段的主管没有进步。如果是薪资待遇问题或者是工作环境问题,基本上在试用期就走人了。
小路在2008年3月进入某公司做业务员,由于比较好学、做事认真勤奋,他的主管也比较喜欢他,什么事都会交给他去完成。小路也从来不推,认为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可是1年后,小路觉得主管思想老化,自己的建议总是得不到采纳,这让小路感觉很郁闷。于是小路就找到主管的上司姚经理谈自己的想法,还有想辞职的想法,但是在姚经理的开导下,小路还是留了下来,后来姚经理也发现小路的主管的确能力不足、指导不到位。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企业有必要安排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交流周期,给予员工与直接主管或者部门主管甚至企业老板直接互动的双向交流机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老板要对部门主管经理提出必要的要求,甚至要签订军令责任状。如果是领导没有关心员工,或者是员工进步了而主管没有进步,抑或没有及时在政策内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而导致员工流失,老板就要对其进行严厉的问责。在案例中,如果不是小路主动找姚经理谈心,或者姚经理没有认真听取小路的倾诉并加以挽留,小路可能就真的辞职了。
(四)方法四:3年期留人办法
在一个企业工作满3年或者超过3年,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产品、企业文化、人文关系、工作流程和部门工作对接等已经非常熟悉了,已经有了一定的业务技能和营销经验,部分员工会有离职换岗的想法,找一个要么是比原来的企业好的单位,要么是给予主管位置的单位,但是一般都不会轻易离职,他们知道这个阶段本来就有机会升主管。
小时高中毕业,2009年10月应聘到汪老板的公司做业务员兼送货工。小时比较能吃苦,平时业绩不错,到2013年7月,小时发现来得比她还晚一年的两位同事都涨工资了,她却没有涨。于是小时找到汪老板要求涨工资,但是汪老板没有同意,说给另外两位同事涨工资是因为他们是男生,平时爱抽烟,给他们涨点烟钱,汪老板的这个理由让小时哭笑不得,随后才知道涨工资的原因是他们是汪老板的远房亲戚,小时一气之下就辞职了。
从案例可以看出,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离职,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小时,她说已经干了将近四年,什么都比较熟悉,也不想辞职,但是觉得汪老板做事不公平。在这个阶段离职的员工,都是与公司整体的环境氛围有关,比如企业内部用人关系复杂,越优秀越受到挤压,想要得到晋升需要有关系,或者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很多初创经销商和中小企业,刚开始用人都是亲戚,结构复杂,容易受到集体弹劾等,企业老板或者主管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人才晋升制度,除了给予合理的薪资待遇和相应的职位,更多的要从企业的行为文化氛围层面多开展员工亲近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在这个时间段离职的问题。
(五)方法五:5年期留人办法
销售行业,每个人的职业成长,第1年基本上都是兴奋的,精力充沛,干什么都有劲儿;第3年觉得有经验,想换工作;第5年自我感觉良好,凭着积累的业务经验,大有升官拿高薪的冲动。职场上三五年是一个坎儿,是员工离职的高频率阶段,大部分员工如果在三五年内得不到发展、晋升机会,企业老板或者主管就要思考了,你的平台不适应老员工发展,也不能给老员工提供高升的机会,凭什么留住老员工?本身你的企业在员工的发展晋升通道设计上就存在问题,说得难听一点,哪怕是针对虚拟职位的晋升也行,可是你没有。
赵×在文化公司一干就是4年,眼看着身边的朋友升职的升职、涨薪的涨薪,可是自己所在的文化公司发展不太好,人员流动频繁,一直找不到好的人才。赵×看着公司的现状,又坚持了半年就辞职了。所以,3~5年内离职的员工,大多数与职业发展有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员工的职业成长设计及企业平台搭建上入手。在一个企业服务3年以上的员工,一是基本上认同这个企业的人文和发展;二是业务上比较熟练,适应性比较强,公司一味地防止他们离职不是最佳办法。
(六)方法六:8年期留人办法
在一个企业工作8年以上的员工,如果有离职的想法,说明问题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可能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发展提供的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职业成长;二是员工工作麻木,新鲜感完全丧失,每天做重复的工作,往上走没希望。
卢老板是做餐饮的,到2017年5月整整做了12年了,经营着8家连锁门店。当初应聘做服务员的高×,由于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很快当上一家餐厅的领导,一路做到店长的职位。2017年7月,卢老板做出了一个决定,设置了两个新的副总经理岗位。其中,高×负责四个门店的经营管理,另外四个门店交给常经理管理。卢老板自己从经营管理中解脱出来,以此来留住两位跟着他一起打拼了12年的员工。所以,企业对待这个时期的员工,一定要特设一些岗位,哪怕是虚拟岗位也行,让其到新的岗位上,必要时采取轮岗或者挂职锻炼的游走模式,给员工制造新鲜感,以此来体现企业对老员工的关心及留人的诚意,这才是企业主管或者人力主管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