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作下沉到地市

晚上我又找林总汇报工作,林总问我第二周怎么安排,我说去地市跑一跑,辽宁YC的单子一时没进展,不能坐等。直接去见楚局长,估计什么效果也没有,等有准备了再去见他。林总说,跟他想的一样。

过了周末,我去了鞍山——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把辽宁YC的事先放下,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很多。在鞍山,鞍钢就是半个市,整个市里的人口,不是鞍钢职工,就是鞍钢的家属。凭着之前留下的电话,我见到了鞍钢电讯厂的厂长,正巧他手下的人有一种通信仪表不会用,我说那就给你们免费培训一下吧,厂长马上召集人,我在白板上开始手绘几张典型的图,一个一个依次讲解,一个仪表讲了两个小时。厂长问下面的人:“听得懂吗?”下面的人说:“听懂了。”厂长笑笑说:“不管你们听不听得懂,反正我是听懂了,郑经理讲得很好,再给我们讲一个。”

我又给大家讲了两种仪表,直到他们下班。厂长说:“行了,以后买仪表,我就让他们买你们家的。”我说:“放心,厂长,我们家的质量保证没问题,而且技术实力强,有使用问题,我还可以像今天这样给您服务。”

我又找了找当地曾经成交的几个老客户,老客户又介绍了几个朋友,聊完之后,都说买的时候就找我。

这种话给我的感觉没有底,都只在口头说要买,但是没人告诉我什么时候买,走什么流程。鞍钢是个非常大的集团,主业是鞍钢厂,围绕着鞍钢厂还有鞍钢实业、鞍钢建设、鞍钢附企等外围公司,这些公司下面又有一堆小型的挂靠公司,我实在搞不清各家公司的采购流程。

最后我找到一个小公司,跟老板齐总交上了朋友。齐总也搞不清几个公司的采购流程,但是最后说了一句话:“你把鞍钢电讯厂的厂长拿下了,后面的生意少不了,他是个说话靠谱的人,怎么采购我不清楚,但是他说找你买,你等着就行,他们每年都买。”

鞍山之后,我去了锦州,在锦州与联通运营中心的人聊了很久,算是把联通的市级公司摸透了。当然,锦州是我把全部的行业客户都见到的第一个市,也就是电信运营商、电力、有线网络、铁路、工程公司全都跑遍的市,当然还有一个锦州港。

在锦州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给锦州港网络中心的人介绍和演示了我们的仪表,当时我们新出了两款手持式的小型化仪表,正好带着了,非常便宜,不过一两千元而已,他们看中了,要留下。我说:“行,你们先付款,我把仪表留下。”他们说:“你把仪表留下,我们是国营单位,你放心,不会少你钱的。”按照公司的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一来没有合同,二来没有钱,如果钱收不回来,我得担这个损失。可是让我为这个小东西反复跑几趟不值得。当时我看他们办公室里的人都穿着统一的工装,就冒了一回险,让他们写了个欠条,把仪表留下了。

等我再跑其他地级市的时候,我就多带一点儿价格便宜的小型仪表,第一次见面卖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仪表比较难,但是几千元的小型仪表,又时尚又方便,价格便宜,不用走招标,只要给发票,就直接采购了。于是,我的小型仪表出货数量比较多,平均每两天都能成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