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写这个话题似乎不合时宜。这个时代的确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给颠覆了,2014年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变化,感受到了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
但是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也能够明显感受到其中的泡沫。所以,还是想还原一下营销最基本的元素,练好基本功,参与到新工具、新体验、新模式之中寻找机会,一战而定实现它,以应对这每天都变化的时代。
今天笔者就是在互联网+、Uber+的环境中,重新还原一下营销的基本动作。
1.关于品牌
品牌即认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样适用。在这碎片化的媒介环境下,如何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你叫什么名,长什么样,能够提供什么价值呢?
这就是笔者提出的超级认知。
其实品牌的价值就是让消费者降低选择的成本,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其关键就是让消费者一下子就记住、熟悉你。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不可思议的销售力。
如何第一秒钟就被记住,感觉熟悉、亲近呢?
就是将消费者熟知的文化、图形、消费经验等嫁接到品牌上。让消费者一眼就觉得熟悉、亲切,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一下子就能记住,因为那本来就是他们记忆中的东西;一下子就能产生共鸣,因为那正是他想要的理由。
于是,产生了购买冲动,尝试购买,并记住了你最基本的“特征”。
2.关于产品
实际上企业的整个运营都围绕着产品,可见其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任何一家拥有足够大销售额的企业都有一类核心单品,就像茅台的飞天、五粮液的水晶普五都是品牌的代表产品;一个品牌在区域市场的表现也是同样会有核心单品,比如,衡水老白干在石家庄市场靠十八酒坊的8年陈酿,白云边在武汉的主流产品是12年陈酿等。
产品的关键是其自销力,即能够在终端实现与购买者沟通的强大能力。
在《招招见销量的营销常识》中笔者提出:产品的本质是购买理由+使用体验。也就是说,首先提炼购买者选择的理由,不仅仅是卖点,这个理由要能够说动购买者。有个品牌的香菇酱说它“300粒香菇,21种营养”,这个理由好不好呢?的确很好,但是不符合消费场景,笔者调查许多终端,动销不好。
所以,购买理由的关键不是好,而是能够说动其尝试购买。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部队里,罗荣桓政委讲完话之后,大家鼓掌说:“罗政委讲得真好”;林彪讲完话之后,大家说:“走,我们打仗去”。
这就是购买理由的差别。“孝敬爸妈,脑白金”虽然恶俗,但是有效,在人们想买东西时首先想到;“不腥不腻草原鸭,大厨推荐它”,在人们买鸭子时能够有效打消他们怕腥、怕腻的心理因素而产生购买行为。
另外,产品要从开发的时候就要设计使用体验。这就要我们清楚产品在品类中的基本用途,如白酒,它是社交的工具与道具,开发白酒产品时,就要从这两个角度去下功夫,去还原场景、设计场景以达到社交工具与道具的目的。
其实,在营销中,我们致力于开发好卖的产品,就是充足的购买理由。如直达痛点的功能或体验,或仪式,一句说动顾客的口号,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产品包装等。
产品品质视觉化,产品开发与体验故事化,产品流行有小名,是产品流行的三个切入点。
3.关于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企业在这上边交的学费最多还浑然不知。很多人都把包装设计当成艺术设计,实际上包装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呢?
它要解决产品在终端跳出来的问题,解决在没有促销员或导购员的时候说动购买者购买的问题,解决品牌资产积累的问题,当然还要兼顾运输问题、质保问题等。
所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包装设计,作业方式也就完全变了,美不再是首要条件,而是从货架角度考虑如何跳出来。可能用色是首选元素,其次就是清晰的产品定位与话语体系,想明白购买者为什么买这件产品,文案与设计自然呈现。再一个就是设计风格与图形,一方面要嫁接老百姓熟悉的图形,迅速与购买者拉近距离,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另一个方面要有记忆点。
当然,包装设计也要做得漂亮,不过要在先满足上边条件的前提下,这样的包装才可以降低营销成本。
4.关于传播
好的广告传播就是让人看了就想买,并像粉丝一样帮你去传播。
鼓动购买,发动使用者帮你去传,让产品、体验、仪式、粉丝等都成为企业传播的自媒体。
合格的广告一定要有品牌名、购买理由和购买指令。“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不是好广告,“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却是好广告。
用消费者的语言去说动消费者才是正道,丢掉你的“专业术语”。
重复是传播永恒的法宝。
全面媒体化,一切皆广告,要把品牌与消费者接触的每一个触点都当自媒体去设计,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法则。
5.关于渠道
这是营销要素中经常被创新和颠覆的要素,几乎每一次营销变革都从渠道入手,产品、价格和传播似乎成为固定元素,即便有创新,却难以成为颠覆性的创新。
在互联网+的时代,O2O、电商、微商几乎都是渠道的颠覆。其实在研究Uber的过程中,它通过技术建立价值连接平台,将社会闲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人们的刚需、高频需求或饥饿式的需求建立连接,也是对渠道的一种颠覆。
从这个角度说,渠道的本质就是价值的连接与传递。无论是线下的渠道运作,还是新环境下的互联网+,都可以找到创新的突破点。
关于移动互联的突破,我们只能参与其中摸着石头过河,这个领域没有专家,没有经验;在传统线下的渠道运作与根据地市场的打造,还是强烈建议您好好读一下《招招见销量的营销常识》。
刘文新,奇兵奇胜营销策划公司总经理,《奇兵兵法》操作体系创立者,知名品牌专家、营销实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营销讲师。十余年的营销实战赋予了他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创立的《奇兵兵法》实战理论,以直达本质、降低成本、招招见销量为核心,“60分战略”“超级认知模型”等受到了业内人士和企业的一致认可,为近百家企业带来销售巅峰,曾为企业实现了从700万到10亿元的营销奇迹。
著有《招招见销量的营销常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