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多维组合成本只能是空中楼阁。与多维组合成本有关的技术包括如下。
(一)内存技术
以往,有的企业实施多维组合成本,系统最初运行是稳定的,但短则半年,长则两年,数据量的加大和内存不足常常导致性能出现问题。分摊几十万条数据,或者查询一张多维报表,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甚至死机,系统陷入瘫痪。
这几年,内存从MB级发展到GB级又发展到了TB级,通过软硬结合产生了内存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大范围商用。其直接读取内存而不是磁盘,使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了成千上万倍;行式存储与列式存储相结合,数据瞬时处理实时分析,同时满足了流程化业务处理和模型化多维分析需要。
除了内存容量,存储介质、网络速度和CPU性能等,这几年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胜利会师,共同揭开了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应用多维组合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二)物联网技术
多维组合成本的分摊标准是丰富的,采集分摊标准的具体数值是迫在眉睫的,这属于计量问题,靠人工显然是不可行的,因其所耗时间和精力都太大,这就需要应用物联网技术。
例如,六个人一起吃饭,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备如扫描枪、传感器、计数器等,不能自动统计每个人每道菜的夹菜次数,费用就只能AA制分摊,结果显然是不准确的,如图1-10所示。
图1-10 AA制分摊
如果有相应的硬件设备,能够统计每个人每道菜的夹菜次数,费用就能够精准分摊,如图1-11所示。
图1-11 精准分摊
没有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是虚拟的。以前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在互联网上,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人还是狗。有了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不仅不再是虚拟的,而且是现实世界最客观、最全面、最及时的反映。我们不仅知道对方是人还是狗,而且可以知道对方是一条什么样的狗,知道它的身体特征和行为偏好。
现实世界接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例如全球著名引擎制造商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在其飞机、直升机、舰艇等引擎产品上,平均每部配备了100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采集部件的振动、压力、温度、速度等数据,然后通过卫星传送到健康引擎数据采集系统,再传回位于英国德比郡的总控室。再如GE公司,目前有20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到2020年将达到50亿台。GE公司在加州建立了San Ramon软件中心,有400多名技术人员对机器产生的PB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
(三)数据挖掘技术
多维组合成本提供的海量数据可丰富数据资产,通过对数据资产的进一步挖掘能够创造更大的数据价值。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分组、预测分析、敏感分析、概率分析,情景模拟、多元回归等算法,目前已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