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如何主动推进变革优化

企业转型升级主流趋势:

过去,外部资源获取、整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未来,内在能力、价值创造力体系机制为经营管理的核心。

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持续生存发展的出路——

在于创新市场空间,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刺激消费新需求。

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体制、机遇、企业扩张模式、路径,形成的惯性思维与行为模式。

二是企业价值与能力经营管理体系化、规范化基础相对薄弱。

三是经营格局局限、激励机制缺陷,导致组织创造能力难以全面释放。

四是产品、技术、服务、品牌等核心要素资源价值竞争力不足。

明确趋势、理清问题,才能更好地采取策略!

1.没有选择的必由之路

健全市场竞争力体系机制,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陷入衰退状态的企业,不要指望熬过冬天,市场机遇的春天还会到来。

没有市场价值创造力的企业,未来不可能再有市场机遇的春天。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行业形态、消费市场等未来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必须迅速聚焦自身的市场与客户价值创造力建设。摒弃固有经验,改变原有意识与习惯,对外不期望于市场机遇、不热衷于政策支持与人脉关系;对内不依赖岗位人才、不期望于忠诚团队,实实在在健全好价值经营管理体系机制功能,才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可靠保证。

培育、形成、保持竞争力优势,是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最核心的策略!

2.必须遵循市场价值规律

构建市场价值竞争力,必须理解掌握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

无论社会经济如何起伏,产业结构如何变化,行业形态如何发展、消费市场如何演变,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价值规律永恒不变。只要企业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经营管理,任何时期、任何环境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政策如何调控市场,也不可能挤压有市场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企业。

没有市场价值创造力,即使政策保护也只能暂时生存,不可能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价值根本规律无法改变。

企业市场价值竞争核心规律:

第一,产品与服务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

没有好产品、缺少优质服务,企业不可能获得市场竞争力优势。

好产品、优质服务无法直接花钱购买,产品与服务价值要依靠企业自己创造出来,价值创造力才是市场竞争力核心。

第二,专业能力决定企业组织竞争力。

产品与服务价值取决于企业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企业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独特体系化组织机制功能。

第三,组织机制决定企业文化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组织竞争力为车,组织机制文化竞争力就是路。

车好路不好,跑不起来,车差一点只要路好还能跑起来。

车好路好,竞争力优势不言而喻。

第四,文化竞争力支撑组织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支撑市场竞争力。

好产品、优质服务取决于价值创造力;

价值创造力取决于企业的组织机制功能,这是企业价值竞争核心规律。

利润来自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来自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来自组织机制。

没有好产品或优质服务,首先要审视专业能力体系功能是否完善?

如果专业职能结构体系没有问题,则反思组织驱动机制是否有足够动力?

具备文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的企业不可能缺乏市场竞争力!

3.不可忽视的良性发展基石

企业优秀甚至卓越的基石,是梦想、目标、行为。

一是梦想的激励性。

人的期望与激情源于梦想,企业组织同样如此。

梦想不是没有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基于长远发展的愿景或蓝图。

十年之后企业到底会成为什么样子?企业有没有愿景与蓝图?

企业梦想不是个人梦想,也不是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企业人的共同梦想!

全体企业人都清楚并期望梦想的实现,企业才能真正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战略定位、愿景、蓝图一定要得到大家的认同、认可、坚信!

二是目标明确性。

梦想人人有,企业也不缺梦想,因为梦想轻松简单,说说而已。

目标设定不简单;不仅要明确具体,还必须可控;

如果设定的目标不可控,这样的目标跟梦想没有区别。

战略、愿景、蓝图跨越十年、二十年,发展规划跨度为三五年;

愿景、蓝图重在梦想塑造与发展目标牵引;

规划目标是否可控、能否实现则影响大家对梦想的信心与信念程度。

三是行为统一性。

梦想、目标很重要,没有行动与行为,一切梦想、目标都没有意义。

企业不可能没有行动或行为,没有哪家企业的工作是睡觉或休息;

努力的程度不同,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协调性存在差异;

行动统一性、行为协调性决定企业效率与竞争力。

四是梦想、目标、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

战略愿景、发展规划、经营计划样样齐全,并没有形成竞争力优势。

首先,必须反思梦想的激励性、目标可控性、行动统一性问题;

其次,反思梦想、目标、行动之间内在的价值逻辑关系密切性。

愿景、蓝图没有激励性,或者大家不相信、不期待,等于没有梦想;

发展规划总是无法达成,或者成为摆设,等于没有目标;

经营计划不严谨,或无法约束工作行为,等于没有行动。

梦想没有边际,目标与梦想没有承接关系,计划非规划的分解细化;

那么,梦想、目标、行动就是一盘散沙,有或没有都一样。

4.必须聚焦核心要素

聚焦利润产生的现象与行为,经营管理的价值层面比较浅。

谈战略则关注哪个行业或市场前景比较好,什么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

谈规划则是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要达成什么目标等;

做计划就是要有多少订单、多少产品、多少库存等;

经营管理范围比较散,涉及人、财、物的所有因素。战略、规划、计划,组织、职能、责任,制度、流程、标准,营销、生产、采购,秩序、纪律、规矩,跑冒滴漏、言行举止、穿衣戴帽、吃饭睡觉,根本想不出有什么企业不管的事情。

经营管理层面浅、范围散,难以聚焦;没有轻重缓急,到处撒点胡椒面、事情都浮在表面,甚至流于形式。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聚焦价值与能力,否则难以形成或提升自身的价值竞争力。

经营必须聚焦市场、组织、文化价值。

客户需要什么,客户的需求有什么新动态;

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需要什么能力,能力还有没有缺陷?

如何让客户满意?如何让员工满意?

这些问题事关市场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文化竞争力,解决了这些问题才真正解决了持续生存发展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有空则关注,无闲则顺其自然!

管理必须聚焦营销、制造、运营能力。

如何提升营收额?如何提升产品性价比与缩短供货周期?如何提升组织效率?如何提升利润率?这才是管理的核心。

营收额持续增长,产品与服务竞争力持续提升,组织效率持续提升,利润持续增长,这就是企业管理能力的最大价值。

除此之外,都是鸡毛蒜皮的杂事、琐事!

经营聚焦市场、组织、文化价值培育,管理聚焦营销能力、制造能力、运营能力提升,企业的利润、成本、效益自然良性循环、源远流长。

5.必须构建经营数据体系

经营聚焦市场、组织、文化价值的关键措施,在于构建经营数据体系!

不缺梦想与战略、目标与规划、行动与计划,为什么缺乏价值创造力?

问题在于想法、思路、措施难以落地实施或有效管控推进。

战略没有规模数据、竞争力状态数据;员工财富增长数据,员工职业发展数据等。这个战略蓝图就是个没有边际,不可触摸的梦想!这样的战略愿景,既没有梦想激励性,又没有规划编制的依据性。

规划缺失市场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数据,这个规划则没有可控的价值与能力目标,实施基础性、推进有效性都差。

占有率、覆盖率、客户数量与质量等数据,才能支撑具体的市场竞争力目标。

结构、功能、质量数据,工艺、成本、效率数据,服务周期与标准数据;研发、改良数据,组织效率、资产与资本数据;才能使组织竞争力具体化、目标化。

没有数据体系支撑的经营,思路美妙、策略巧妙,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6.必须健全管理指标系统

经营数据体系支撑未来价值培育目标;

管理指标系统承接经营目标实施的任务与责任。

管理系统指标是职能能力提升与价值创造的具体标准。

没有管理指标系统功能的支撑,经营定位、规划与计划,缺乏实施管控基础。

经营数据体系支撑企业整体工作目标;

管理系统指标支撑专业模块、部门与岗位能力与价值创造目标。

7.健全三力价值竞争力机制体系

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构建符合价值规律的经营管理体系。

经营管理体系机制功能完善强大,才能让企业获得市场、组织、文化竞争力。

拥有市场、组织、文化价值与能力优势,才能获得不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文化竞争力体系功能的构建与完善,是企业面对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同质低价恶性竞争困局,拓展新市场、新消费、新生存发展空间的根本出路。

企业能否脱困、能否有效转型升级,能否创新发展、能否持续生存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构建完善,以市场或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机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