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上面提到的会后一对一的沟通解决“面子”问题外,一对一沟通在项目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事情多,不可能跟很多人这样沟通,但是当项目中出现以下情形的时候,项目组的不同角色都需要行动起来,要对关键的人物一对一沟通。
(1) 在需要大量投入准备工作前,先找到关键先生一对一沟通,确认做这些工作的必要性再采取行动。
(2) 项目中总会有些刺头,一种是极端自私者,或者是通过创造“问题”让别人觉得自己重要。第一种需要重视,可以将冲突推后但给足面子对方,比如让他加入某专家组。第二种可以同样“创造”机会让他出丑,比如了解其他大部分的意见跟这位同事的意见不同时,可以在公开场合让他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视对方态度再给他一个台阶。
(3) 一对一的面谈。在新组织的人员确定后,需要对所有岗位变化的人要一对一面谈,确保新组织的每一位成员或者候选人都被公平、公正,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沟通在前面人员过渡的时候讲过,准备工作可以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入手。共性的内容跟政策有关,跟项目的价值、目标、进度、成果和挑战等分享有关,也跟业务型HR部门未来的期待和职业发展期待有关。个性的主要是个人利益,与薪酬福利、办公环境和职业发展有关。在实施个性化的沟通时,原则上可以共情但不能没有原则。比如王经理经历的一个面谈是:员工小红刚休完产假回来后,她的工作将要调整,跟以前有差异,她认为是不合理的,哭着说不想接受新工作。但是,这个变化不是一个人的变化,几乎所有人都会改变以前的内容和工作方式,需要适应和学习才能胜任新工作。所以,沟通的时候一方面表达了理解对方的感受,但还是把项目的来龙去脉介绍了一遍,也介绍了未来的组织运作,包括对所有员工带来的挑战,同时强调这样的变革对组织的好处和机会。最后,根据她的情况,对其哺乳期间的工作安排跟她的主管特别沟通了一下,在最开始的三个月里尽量多的考虑对孩子的照顾,然后再恢复正常工作时间,这样的沟通和安排让小红顺利适应了新变化。
(4) 有时候,员工会因为自己的小算盘单独找项目经理一对一面谈,首先不要拒绝,倾听并澄清自己的理解,然后基于基本判断来回应。回应的时候不要太官方,可以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公司的政策,说明很难满足每一个人的特殊需求。如果这个想法和要求对组织没有产生原则冲突,尽量帮助对方实现。对于一些比较过分的要求,比如特别的晋升和加薪等,就需要跟高层探讨,需要走程序,否则会形成风气,很难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