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从小趋势到微创新

卖牛仔裤、卖手机,到底和卖药有什么区别

张瑞先生的五张表,是我们读懂医药产业发展规律的金钥匙

药师帮遭药企集体封杀,背后的逻辑很简单

在线化学术推广,是药企弯道超车的绝佳途径

医药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焦虑成为最近三年医药行业从业人士状态的一个写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要弄清楚最近三年中国医药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要从9年前的中国医改开始讲起。

三医联动是新医改的核心。始于2009年的新一轮医改,经过了9年多的探索,基本确立了“三医联动”为核心的改革路径。

三医联动是针对医疗机构改革(先是基层医疗机构后是城市公立医院)、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药品生产流通的体制改革。换个说法,就是分别从药品的研发生产和流通方、药品的使用方、药品的支付方三方联动,共同推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随着医保的全民覆盖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中国织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近三年新医改明显提速。

取消药品加成,推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巩固前4批试点成果之后,2017年两办开始全面拉开城市公立医院“零加成”“药占比”两大主线的药改。

福建两票制试点取得成功后,2016年国务院提出两票制的改革路径,2017年正式拉开序幕,2018年席卷整个医药行业。尽管有人批评政府医改不是药改,但新医改的目标就是医药分家,医改、药改、医保支付改革本属于一盘大棋,看得懂后手才能准确理解医改。

产业链的上游,从GMP、国家局飞检、鼓励药品创新审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注册制度改革,倒逼国内企业提升药品生产质量,提升药品研发竞争力。

严打商业贿赂,封堵代金销售,公立医院的院长和医生被纳入国家监察系统,营改增和金税三期,药企合规营销和药代备案,把医改从宏观拉进了微观,从整体拉进了局部。

随着2017年中国完成医保全覆盖,医保费用支出的增速远超收入的增速,结余率大幅下降,资金池不断缩水,医保控费开始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唱主角。

医保局挂牌成立,执“三医联动”之牛耳,民间自发组织的炮轰“神药”事件,辅助用药目录成为“杀猪榜”,临床路径管理开始成为处方药营销的最重要市场准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