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旅行网在1999年成立,出生不久就遭遇了互联网寒冬;但是短短3年之后,携程奇迹般地实现了赢利,并率先于200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引发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二波上市热潮。携程带动了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十年的发展,其一家独大的行业地位也保持了十年,2011年营业收入30多亿元。
携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携程将互联网与传统旅游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收购几家传统旅游企业,以“宾馆预订+机票预订+自由行”的业务结构,携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虽然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但是携程70%以上的收入都是通过“线下”完成的,携程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着陆的代表。
5.1 先融资,后创业
互联网公司的创业独具特色,不需要企业家省吃俭用积累原始资金,不需要东挪西凑向朋友借钱,不需要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只需要申请风险投资。
那么,风险投资在面对上千份、甚至更多的商业计划书时,如何做出投资决策呢?他们主要看两点:
(1)商业模式是否具有高赢利的可能性,是否容易被资本市场接受;
(2)申请风险资金的这个管理团队是否有能力、是否值得信赖。
在1999年前后,正是互联网最热的时候,大量的风险投资涌入中国,唯恐错过这个挣大钱的机会。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复制美国已有的商业模式,至于这种模式嫁接到中国后能否成功,无论是中国的企业家、还是风险投资者都没有仔细地思考,更谈不上有把握。所以当时能够抓住时机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就有希望通过风险投资考察的第一关。
那么,怎样通过第二关呢?风险投资者最担心钱被拿走后却没有用在商业上,他们不怕商业失败,就怕蓄意的欺骗。所以管理团队就特别重要。什么样的管理团队最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者的信任呢?
(1)团队中的人最好是有欧美留学的经历,如果拿到名牌大学的学位就更好了。绝大多数风险资金来自美国,他们也最相信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所以那个时期,“海龟”价值连城。
(2)团队中的人最好已经处于企业中高层职位,有较高的收入。这种人已经在事业上获得了初步成功,能力也经受住了考验,他们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所以一般不会是骗子。
携程的两个主要创始人恰好具备这两个条件。创始人之一的梁建章有“神童”之称,20岁就获得了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系硕士学位,不到30岁就已经是Oracle中国区咨询总监;另外一个创始人沈南鹏本身就是投资银行家,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于这个具有良好结构的团队来说,他们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找到一个可行的、具有巨大投资价值的商业模式。当时,互联网还是新生事物,圈里圈外的人都很茫然,所以言必谈商业模式,而且都是美国已有的商业模式。梁建章也是如此,他先列出拍卖、游戏、旅游、打折书、门户网站等几种可能做的业务,然后再进行筛选。最后觉得做书、做游戏,市场可能太小;门户网站已经被新浪、搜狐捷足先登;只有旅游市场稍微大一些。在美国旅游是一个大产业,而国内旅游市场也开始兴起,就这样,他就把其他的业务划掉,决定做旅游。梁建章也没有做任何市场调研,完全依靠常识,在那个狂热和启蒙的时代,即使做了调研,也不可能调研出什么名堂。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家都是凭着感觉“与时间赛跑”的。
商业计划书是梁建章写的,很短,只用一个晚上就写完了,十几页,每页不过几百字,加起来不过几千字,内容也不复杂。一份短短的商业计划书再加上“合适的人”,使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