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员工“心理繁荣”模式课题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采纳和应用的“情境领导”理论认为我们在领导和管理团队时,不能只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环境和情况的改变及下属的不同,而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本项目的研究是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班组员工心理繁荣模式的研究。未来在班组组建初期以及磨合阶段,可以应用研究成果优化班组成员的甄选机制,并根据不同班组工作特点对于班组长的管理风格进行定向化培训,提高班组长与组员匹配程度,并在班组组建初期对组员契合度进行有效监测。

变革型领导研究。从当前企业从传统向现代发展趋势上来看,可以预见未来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解释力会增强,而家长式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解释力会减弱,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重点选取变革型领导或者交易型领导来综合分析不同领导风格与组织气氛、组织变革特征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这些变量的作用机制。并从纵向角度比较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作用大小变化情况。

班组人格特质构成。本研究重点考察班组长的管理风格对于班组心理状态的影响,而作为调节变量的“人格特质”,对于班组的心理状态甚至班组工作绩效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定的团队角色和职位需要不同类别的人格特质,工作性质、工作目标的不同,就要求有不同的人格特质类别组成比例,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整合方法调整团体成员各类人格特质之间的比例。例如,研究结果表明: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类别的特质是团队绩效显著有效的预测源。其中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类别的特质是任务绩效的显著有效预测源,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负相关)类别的特质是关系绩效的有效预测源等。

作为本次创新性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领导风格的分类,评估标准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也仅仅处于初始探索阶段;

第二,尽管国内对于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研究也有一些综述和实证,但对于人格特质对于员工心理状态以及班组长领导风格的作用的实证性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三者关系的试探性研究,能够为未来研究人格特质与员工心理水平以及管理风格在具体行业的关系体现提供参考。

第三,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对本次研究中心理特质的评估上采用了自评方式,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建议配合下属评估、同事评估等方式,以使结果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