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某地产公司流程治理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

某地产公司是国内排名靠前的地产公司,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在没有接触这家公司之前,我以为它的管理体系一定是非常强大的,而实际上,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非常薄弱。

可能正是基于管理体系的薄弱,公司一直想提升管理水平,但是并没有从流程的视角来提升管理水平,而是花巨资提升IT能力。IT团队从最初的100多人经过三年时间增加到1000多人,公司开发了好几百个IT系统来支撑业务运转。而由于流程管理水平比较弱,IT实施效果并不好,这时IT的负责人开始筹划导入流程管理。

案例详述:

由于该公司财大气粗,一开始就大规模的组建流程管理团队,从国内各知名企业引进了30人左右的流程管理团队,分布到全国各办事处,帮助各业务团队梳理流程。

最开始的切入点是OA的流程优化,帮助业务部门解决一些办公问题,一些大型的IT系统还是以IT开发团队为主导,如人资系统,财务系统的改进优化等,流程管理团队基本没有参与。流程管理团队本身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借助IT团队强大的开发实力购买了一款流程管理软件,以及自主开发了流程运行数据的收集软件。流程管理团队也尽力投入到业务需求处理中,帮助业务部门对接日常办公问题和其他IT改进需求转达,也有主动同IT团队对接。

至于实施效果,基本没有。看得见的成果就是OA中审批流程的优化和数据统计,这样的成果是无法呈现出流程管理的价值的。业务部门也没有一个好的评价,当然,也没有很不好的评价,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公司有这么一个部门。

再后来由于整个IT团队的负责人更换,新上任的CIO解散了原来的流程管理团队,辞退了一部分人,保留了少部分人成立IT团队内部的流程产品线,专职服务其他IT系统开发团队。也就是说流程管理团队彻底沦为了IT开发的附庸,又回到过去完全以IT开发为主的时代。

由此,可以下一个结论,这家优秀的房地产公司,流程管理(不能说是流程治理)彻底失败了。

案例总结:

我没有用太多篇幅来介绍这个案例,这个案例太简单,而且我内心对这个案例充满了失望,这么一家规模庞大,知名的房地产企业,管理水平竟然如此低,更难以理解的是,经营业绩还那么好。

回归到案例本身,我来总结这家公司流程管理导入失败的主要因素:

第一,没有流程管理的基因,流程治理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革命。这家公司从领导层到整体企业文化,都缺乏流程管理的基因,人治思维遍布全公司,绩效考核(主要是考核盈利)驱动非常严厉,大家都围绕着经营在转,所以该公司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而流程管理,大家没有基础的认识,就连其他方面的管理体系都不健全。在这样的企业里,流程管理难以构建,流程治理更是毫无可能,所以说,在这样的企业里,流程治理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革命,还没有星星之火就失败了;

第二,特别注重IT,强化IT功能的公司,流程管理可能会沦为附庸。前面的几个案例中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公司特别注重IT忽视流程管理的作用事,流程就沦为了IT管理的附庸。公司在IT上非常舍得投入,比如移动办公软件更换了三次,基本上都是抛弃过去的重新开发一套,最近一版上线的时候融合了太多功能,基本上是钉钉、微信、OA的功能结合,甚至还有支付功能,可以在食堂就餐支付。这些功能看起来非常强大,但是没有科学的流程管理体系支撑是难以持续的。因为需求是无序的,繁杂的,没有哪一款软件是万能的。实际上这款移动办公软件功能虽然强大,但很多业务流程并不顺利,审批流的效率并不高;

第三,问题驱动机制不明确。这家公司曾经出现过几次公共危机,比如楼盘质量问题,安全事故问题,这些问题还曾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根源背后,实际上就是管理体系薄弱,管理不规范导致的,任何一个有远见的高层,都应该思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家地产公司凭借自身实力,通过公关消除了这些公共危机,并没有深究后面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这也和国内民企所处环境有关系,大部分民企老板迷信关系的影响力多过管理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家地产公司非常遗憾,没有问题驱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制,流程管理,或者其他管理体系也都一样失去了导入的契机。

第四,各层级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对流程管理的排斥。在公司效益持续多年提升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级之多,人员数量之庞大,都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中下层管理人员对于各种管理咨询和优化存在相当大的排斥和抵触心理。高层没有明确支持,中下层又相当程度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靠近业务,帮助业务解决痛点问题就十分困难。流程管理团队逐渐失去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迷茫中走向解散。

-----------------------------------------------------------

以上是关于本案例的总结分析,本书共介绍了5个案例,本案例中我是唯一没有用流程治理来描述的,因为这家公司根本就谈不上流程治理,连流程管理都谈不上。之所以把它作为案例之一,是因为行业代表性,作为地产行业的领先企业,管理体系竟然如此薄弱,实在是难以想象,而这样的企业在国内中还有很多。那些表面庞大的企业,因为管理基础薄弱,其实是有着巨大隐患的。这家公司所经历过的公共危机就是例子,虽然这次度过了危机,但是后面这样的危机还有可能发生。所以,任何公司都不应该忽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