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对它的思考。但我们对产品的思考远远不够。更多情况下,是关注在技术、市场等上面。
思考产品就是思考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虽然我们都在生活着,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不仅需要用洗衣粉洗衣服,还对洗衣粉的用量、环保和节水、护手和健康、去污能力、低价、时尚、包装、品牌等有需求。这些由内心产生的想法不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观吗?不就是他的梦想、期望、担忧恐惧、兴趣爱好、品位素质、经济条件、失望与满足、虚荣与实用、积极态度还是勉强维持、乐观还是晦暗等吗?
这些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思考这些,就是思考生活。也就是思考产品。而思考生活,就是思考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因此,思考产品,思考到最深处,就是思考人们的价值观。
那么,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有精神世界吗?
我们有过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吗?
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所持的是什么价值观呢?
如果没有,我们又怎么可能知道、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呢?
又怎么能探知别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
我们活着,但是不知道是怎么活着的。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无知无觉。这又怎么能理解生活呢?然后,肤浅的产品又怎么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呢?难道要一直山寨下去吗?创新又谈何容易,它不只是技术、资金的事情。创意必然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你能给创业者一个车库,但是对生活的洞察、生活的深度、思考的深刻、品质的高贵,只能是他自己的事情。旁人谁又能帮得上呢?
在渴望一只苹果手表时,我们知道这个渴望(欲望),以及买后的满足感、虚荣心与不能买的焦虑、失望(欲望是人类内心里最浅层的东西),而对苹果手表所代表的喜爱科技感的价值观、向往高品质生活、不甘于平庸而追求卓越等的内心世界能感知到吗?难道我们只能感知买苹果手表里的欲望活动和带着它时的虚荣心吗?
思考产品的核心在于,对自己的生活的感知、观察、探索。比如,我观察到我是带着强烈的攀比心在生活吗?
是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在生活吗?
是带着不足、贫穷的心理在生活吗?是在灰暗的色调里生活吗?
是在自私、追求享受里生活吗?
是在傲慢和高调里生活吗?
是在无意义、混日子式的生活吗?
是在干枯、空虚里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