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配对中需要推进两个工作:配对模式和关系确立仪式。
实操中,通常是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模式,一对一模式更容易形成稳定、长远的“师徒关系”,但需要较大规模的导师库,且管理和过程推进涉及关系较多,费力度高。一对多的带领模式,辅导人数通常不应该超过3人,否则将失去效果,这样的模式节约资源,多人碰撞,多人收益,缺点是可能无法深入和全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导师和被辅导者的现实情况,灵活选择配对模式。
具体匹配的操作过程,可以基于工作主题相似性、技能匹配性,同时考虑地点因素,采用双向自由选择和组织方调配结合的方式确定。可利用邮件或者其他技术平台,将学员和导师的信息分别发送至对方,首选来对潜在的学员或者导师进行自由选择,不仅发挥了自主性,同时减少了组织方的工作量,最终组织方根据太多或者太少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配,完成配对。
为了提高导师和学员的参与感,需要营造必要的仪式,增强体验。一般可完成配对后,给学员和导师发一封确立关系的邮件,对学员而言主要是说明项目的收获、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并给予鼓励,对导师而言主要是表示感谢、导师的要求和期望等。最终通过一场“拜师仪式”启动会,签订辅导协议,正式展开实施。
表7-10 导师辅导协议书——“成长合约”样例
XX集团后备梯队导师辅导协议书——“成长合约” 基于加速XX集团后备梯队人才的成长,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特匹配导师进行工作辅导和职业指导。在辅导过程中,彼此双方需密切沟通,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导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赋能指导学员,学员要积极主动,勤勉好学,实现自我成长。 为更好指导双方完成辅导计划与目标,特设立此“成长合约”,具体内容如下: 一、导师的职责要求(包含但不限于): 工作辅导:围绕工作的推进,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辅导,帮助工作能力提升 职业发展牵引:给予学员职业成长上的指导,及时排解学员思想疑惑和发展困惑 定期/不定期沟通:共同制定成长与学习计划,以月度为周期完成当期任务执行效果的交流,每季度参与学员项目汇报总结辅导 资源支持:给予学员工作中必要资源的支持,例如跨部门工作的协调推动、人脉网络的拓展等 跨界思考:在工作破局时,提供多方视角,给予跨界的思考输入,打破思维局限 其他:参与日常评估、年度评估等人才管理工作 二、学员的职责要求(包含但不限于): 积极主动:在整体辅导中,各个环节要主动联系导师,主动阐述自己的困惑和困难,寻求指导,做好记录 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制定的成长和学习计划,执行各项辅导任务,保证认真完成 总结复盘:按照周期完成阶段性总结、汇报和复盘,闭环计划内容 在辅导期内,人力资源部门会定期跟进辅导情况,检查辅导记录,通晒成长和学习计划的达成,同时给予资源支持,并在结束时给予带教工作完成较好的导师表彰,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辅导周期自 到 ,周期 月。 本协议一式三份,导师、学员和人力资源部门各持一份。 导师签字及日期: 学员签字及日期: 人力资源部门签字及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