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1是客户拜访的整个流程示意图。
图7-1 客户拜访流程示意图
一、确认路线,温习路线客户
(1)销售回顾:每天拜访工作开始前,要对拜访路线做一个确认,因为每日的拜访路线理论上是有月初规划好的固定的拜访线路,除非有意外情况才临时调整。
做销售回顾,要对上次的路线做回顾,回忆上次对改路线的拜访的成交了哪几家客户,怎么成交的,拜访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化解的……
(2)分销现状:每个客户的分销情况现状是什么,分销机会点在哪里,那些客户要重点突破。
(3)上次遗留问题:回顾上次有没有遗留问题没处理完,是否有承诺客户此次要兑现的事情等。
(4)是否还有其他要特别注意的事情等。
二、访前准备:拜访目标设定
每天拜访前,都要对当天的目标做一个设定,有目标工作的指向才会明确,拜访效率才能更高效。
(1)销售目标:金额、销量等(可能需要具体到单品)。
(2)分销目标:具体到客户,具体到单品。
(3)陈列调整目标:哪家客户要调整什么陈列,主货架?特殊陈列?提前做好物料等准备。
(4)活动沟通与其他沟通:与哪个客户重点沟通具体的活动安排等。
三、访前准备:做充分准备
(1)着装打扮:整洁、得体,男生不穿圆领衫,女生着装不暴露。
(2)样品及需要调换用的产品。
(3)工具:日报表、名片、计算器、抹布、壁纸刀、胶带、小礼品等。
(4)客户资料卡,随时更新路线上新增客户信息。
(5)活动方案、POP等。
(6)MT渠道销售代表还需携带:
税票:当天路线上有要对账并索取销售发票。
应收账款及对账单等:当天路线上有要用与客户对账用(销售及扣款),以回收货款。
(7)明确要到理货员处调查了解的信息。
四、进店拜访开始
如果负责的是直营卖场,进店首先要和理货员见面沟通,了解销售情况,店内动态,近期有无重大信息等,便于下一步与店里的沟通。
五、打招呼
(1)进店后如果是初次拜访,要首先做自我介绍:姓名、递名片,负责这个客户的简单说明,拜托以后多关照等客套话。
(2)其次说明拜访目的:是沟通新品?安排进货?沟通促销方案?调整陈列,还是其他要做简述。
(3)注意和客户沟通多使用鼓励赞扬的话,找客户感兴趣的话题,更容易赢得好感拉近距离。
(4)看到客户很忙,就不要先急于沟通,主动搭把手,帮客户干完眼前活后再行沟通。
六、观察
货架是门店销售的主阵地,品牌的线下推广,新品成功地上市,日常动销好不好都在货架上实现,货架管理是产品进店后管理的核心。
(1)查分销:对照门店的类型和分销标准。
(2)看位置:确定哪里是主通道,付通道;自家商品所在通道的阴阳面;清点货架层数,品类货架总节数,本品是否在黄金视线位置,新品是否在黄金视线位置等。
(3)看陈列:查看SKU是否符合公司要求,本品和品类陈列面数,每个SKU陈列面数,陈列样式是否符合公司标准。
(4)检查库存:包括货架库存和仓库库存,注意生产日期,要确保先进先出;与安全库存做比较。
(5)看价格:价签和商品对应是否准确,标价是否是建议零售价,价签是否破损。
(6)看POP/助销品:公司建议使用的是否都有,是否符合美观原则和使用规范。
(7)观察竞品:分销的单品是哪些,陈列节数和面数,陈列位置,POP/助销品,价格等;是否有促销活动、新产品等。
(8)了解促销执行:观察形式是否和规划一致,产品拜访是否规范,是否摆放的丰满,POP、海报、价格签是否到位,促销员是否积极,语言是否规范等。
(9)销售情况:本品整体销售、单品销售、品类销售情况的了解,竞品销售及部门销售等。
七、沟通
沟通环节就是针对观察时发现的问题和机会进行沟通协调,并将计划的订单目标谈好。
(一)订单
(1)分销单品(非新品)进店的沟通。
(2)正常补货订单的沟通。
(3)活动单品订单量的沟通。
(4)新产品进店订单的沟通。
如果是KA 客户,可能系统原来设置的货架库存量不合理,也要去沟通调整。
(二)陈列改善沟通
主要涉及本品货架位置的调整、陈列面积的调整,陈列样式的调整等,大的调整动作尤其是KA ,方法参照《KA货架管理流程》。
(三)价格协调
零售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建议零售价,都要和客户沟通调整回来,过低扰乱通路价格,引发客户投诉引起恶性竞争;过高影响产品的回转,会导致销售不畅。
(四)POP改善
一定要跟客户传达使用POP 的目的和意义,只有客户理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张贴;尽可能多争取张贴点和展示位置。
(五)客情关系的培育
日常沟通中注意客户的爱好和其他需求,拜访时注意迎合客户,并注意情感方面的沟通,建立和朋友关系上的生意更容易做。
八、调整
客户同意后,第一时间调整货架、张贴POP,不要放到是否或指望下次再调,避免客户反悔或被竞品抢去机会。
九、记录
拜访过程中,随时做好记录,库存的记录、订单的记录、竞品信息的记录,以及其他信息。
十、回顾
(1)做完以上动作,并没有拜访结束,这是要看看当天出门前做计划时的笔记。
(2)逐项核对当日销售目标、分销目标、活动及陈列沟通,重要的其他事项是否都已沟通落实。
(3)确认后方可结束拜访,遗漏的事项第一时间再去沟通,避免因此贻误工作,降低拜访的效率。
十一、告别
拜访结束后,跟客户礼貌地打招呼告别,感谢客户的关照,说明下次拜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