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组织的“三高”如下:
(1)高能量。企业在外部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不管处在什么行业,它们一旦介入,就能赶超对手,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优势并保持优势。我把这种现象叫作高能量。
(2)高绩效。高能量也反映在高绩效上。高绩效就是有比较高的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毛利水平较高。汇川技术公司近几年的年报信息显示其毛利保持在40%以上,可以创造比较好的顾客价值。如果这样的高绩效企业是上市公司,那么,企业价值就会比较大,估值比较高。
(3)高能力。高能量的背后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这批人具有独特的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营销知识等。同时,这批人还具有高行动力、高执行力。
我把这样的高能组织的特点概括为“三高”,高能组织公式如图2-3所示。
图2-3 高能组织公式
“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研究华为、美的等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概括了高能组织炼成“铁军”的7条经验,具体如下:
(1)招聘应届高才生。高能组织主要招聘应届高才生,很少从其他渠道招人。这次我们去汇川技术公司参观,其规模最大的事业部的总经理对我们说:“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全部招聘学生,他们比较听话。不仅要招聘学生,还要招聘高才生。中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体量庞大,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华为率先发现了这个奥秘,就先下手为强。其他企业也迅速觉醒,导致校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好的学校里面人山人海,说明大家意识到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高能粒子带电。首先,粒子本身要强;其次,要有加速器。高才生就是强悍的“粒子”,企业就是“加速器”。
(2)给人才设计一个待遇金字塔。在人才的待遇上要有一个增量,要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薪酬杠杆是指给一个大学生的报酬比一般平均水平高30%,但是他所创造的业绩要比一般平均水平高50%,业绩曲线的斜率一下就上去了。实践证明,高才生创造的价值更高。
(3)用“前置”方式发现、争夺人才。给出好的待遇,是不是就能招到高才生?不一定。招聘工作技术性很强,有测试、面试、评价等环节,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我在大学里面做过多年的班主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同班同学中,学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班里只有20%的优秀学生,要把他们找出来,正确的方法是工作“前置”,事先介入,比如设置奖学金,跟班主任谈话,用多种方式预先选出班里的优秀学生,提前争夺人才。要是等别人到校园招聘结束,你再去招聘人员,就无法招聘到高素质人才。
(4)高目标牵引。企业招聘高才生后,应该如何使用?响鼓要用重锤击打,企业要用“高目标牵引”的方式考核新员工。高目标就是高压力,顶得住压力的人员就留用,顶不住压力的人员就淘汰。
(5)高组织张力。高组织张力就是不对称激励。所谓不对称激励,就是薪酬向关键岗位倾斜。比如一个普通的主管年薪12万元,做到经理层级年薪50万元,做到总监级别年薪200万元。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对管理层进行不对称激励,组织的张力就会增大,企业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我们分析过,企业在高速成长时期,团队(包括厂长、车间主任、营销人员等)是高速度流动的。这个时候不要考虑流动问题,流动30%也没关系,不行就换人,最后剩下的就是优秀人才。
(6)给人才提供一个舞台,建立人才后备营。企业要做到不怕人员流动,关键是多储备后备人员。所以,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上一定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要“一个坑两个萝卜甚至三个萝卜”,要有人才储备,要有长远的成长目标。同时,要大胆起用年轻人,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如果起用的干部平均年龄比其他企业小5岁以上,一定是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不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从一些知名企业招聘一批人过来,这些人到企业工作后,并不一定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节奏,不一定具备“打硬仗”的本事。
此外,机制比人才更重要,企业建立良好的机制,就会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组织。
很多企业老板总对我说:“我们企业的人不自信。我经常这样鼓励他们:‘你挺好的,没什么问题,我们又不进行登月行动,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劳动方式,也不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一般人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企业任务。’”
企业一旦建立后备营干部机制,一般人的能量可以被激发出30%。什么是后备营?我们举例说明,方便大家理解。
销售系统中有区域经理,在任命区域经理的同时,设立一个后备区域经理的训练营,配比1∶2或1∶3,最少也要1∶2。而且,不是一个人对一个人接班,而是一群人对一群人接班。因为如果是“点对点”接班的话,在位的人员就会打击报复后备人员。如果是一群人接班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形象地说,后备营机制就是“抽驴赶马”,后面的驴一叫,马就着急,回头一看驴赶上来了。驴其实也很着急,马怎么还不下来?现在有些企业连驴后面的狗都准备好了,这就是双层干部后备营。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团队充满信心。我曾经为很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发现对于团队问题不能采用形而上的理论加以阐述,大家要坚信“三步之内必有芳草”。没有芳草是因为你没看到,或者是你没有培育出让芳草长大、茂盛的土壤。
(7)高浓度组织文化。高能组织的团队一定拥有高密度、高质量的组织文化。大家学习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就要营造像华为那样具有极强奋斗精神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场,是高密度的精神场,也可以理解为产生精神力量的“加速器”。
以上7条经验是操作层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