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放权培养能力

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使部属生成了惰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找丞相”我们何必费心呢?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部属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锻炼、激发,以至于最后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无人可用窘境,成了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一方。领导力之父、组织发展理论先驱、管理专家沃伦·本尼斯在《成为领导者》一书中反复强调:领导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而且更多地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而非任何外在的途径。他还认为:领导力的提升重要的是历练,而不是传授。企业的成功需要的是一群能团队协作、独立作战的狼,而不是一群在头羊领导下、逆来顺受的羊。

1987年,任正非集资2.1万元创立华为,历经三十年艰苦奋斗,使得华为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17万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通信帝国、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世界500强中的一员,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任正非将98.6%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自己只占有公司1.4%的股份。当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了四个字:“放权、分钱。”

3.放权聚集智慧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问管理是什么,站在智慧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管理是聚集智慧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它应是所有成员智慧的结晶。因此,衡量领导力的强弱应看其是否能挖掘、调动、发挥所属成员积极主动地贡献自己的智慧。人有一种本质,即体现自我价值。放权,给了人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创作“作品”。放权,是提高人们自主性、发挥创造力的好方法。如果领导者长久把持发号施令的大权,员工只有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权力,以逆来顺受、努力取悦上级换取认可、奖励和报酬。一些有思想、有主见的员工迟早会离开企业,更谈不上为企业贡献智慧了。放权是领导者智慧和能力的扩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