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业指导书

第一步,确认所评价的工位是否具有作业指导书。其评价方法同“standard生产工艺参数检查”一样,需对其作业指导书确认是否适宜、有效、充分,但对作业指导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指导书是否包括到作业前准备要求。例如:穿洁净服、戴手套、指套等,作业环境如灯光要求等。

(2)标准作业内容应包括作业顺序、作业节拍及半成品的放置。生产过程中每一个动作前后都成相互关系。实际中也发现较多的作业指导书每一个动作都没有相关性,没有作业节拍,每一个操作动作是必须有时间要求,然后我们要根据这些节拍来计数工位的标准工时。最后,要规定WIP半成品的摆放位置及数量。

(3)作业员质量控制。每个工位的WI应要求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或作业结束时,需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自我检查与判定,我们通常称之为自检。所以,作业指导书中应包括作业员的自检内容。

(4)作业安全。现场作业很多任务位均有人机并行工作,有人机互操作的地方难免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那么纯手工作业有没有作业安全问题呢?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场,同样也存在安全问题。例如:很多手工作业会用到一些化学产品,有的会给作业员带来致命的安全事故。我们在一个生产现场审核过程中发现作业员不小心将502胶水挤进眼睛,按常人思维来看“这不可能”,但生产现场往往不可能的事就变成了可能。很多安全事故都是一些细节未做到位产生的,很多都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其判定结论同上。

第二步,作业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执行,评价员应先看作业指导书确认无误,再细观作业员作业是否与作业指导书相符。如果中间出现偏差,此时应要求班组长提供该员工的培训记录,如果该员工具有培训及考核记录,说明作业员未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或培训无效果。如果作业不影响最终的结果,评价员应评价为conditional OK;如果结果会影响产品的特性,此时应判定NOK。

第三步,生产作业强化检查。评价员应检查生产工位的班组长有无对其进行强化检查,有没有确认作业员作业步骤是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班组长每天可以抽查一个工位强化检查作业员的作业是否满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并形成记录。其评价要求与上面保持一致。

(四)质量控制

第一步,检查标准。

通过对标准作业的检查,评价员应对此工位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同样,评价员先检查质量控制标准,例如:《产品检验规范》《控制计划》及工程样件等。检验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验前准备,例如:灯光强度要求、检查仪器的点检及检验规范的悬挂等。

(2)检验内容应包括所有产品特性,例如:产品功能尺寸检查、抽样比例及方法、用什么仪器去测量及样本量等。针对外观零件,外观检查应确认是否有对其进行分面检查,因为每个面的外观要求往往不同。我们通常将产品分为ABC面:A面为消费者的直观面,B面为消费者的侧视面,C面为消费者的直视的反面。我们对C面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AB面要求明显不同。之所以将产品分面来控制:一是避免一概而论;二是防止误判,将合格品判定为不合格品而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损失;三是缺陷问题的界定,我们看到很多的不好的案例,如A面不能有3个黑点。这里隐含很多问题点:一是黑点的大小没有界定;二是黑点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检验规范是不能被发行的。如果企业碰到要求苛刻的客户,很快就会被客户投诉。

(3)检验的路径规化。我们正常检验作业都有一个习惯动作,但不能有一个面没有检查而流入到下一工序。所以,检验路径规化是必不可少的。按照常规,我们应把A面放在首位检查,因为A面为客户的直观面,如果放在最后检查很容易出现漏检现象。规划检验路径时,应把A面放在检验的首位,其次是B面,最后是C面。我们必须将每个面的检查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检验员很快清楚此产品的检验要求。

(4)检验节拍时间。我们应将每个检验动作量化,以时间进行标示。一来体现检验员的检验效率;二来体现检验员的能力高低。

(5)客户投诉履历。我们往往忽略产品被投诉的履历,因为每次的投诉也反映了检验方式出现漏洞而导致不良外流至客户端。所以,有关此产品的内外部投诉均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入检验规范,不断更新检验规范。

如果上述内容有欠缺,评价员可直接判定为NOK。

第二步,检验标准的执行检查。

现场抽查QC首件及巡检记录,对比检验规范是否满足要求。评价员应随机抽取首件来实际核对,可以通知对应QC员现场实际测量某一个特性,对比一下测试记录是否有很大变异。我们经常发现员工因为编造一个数据或者因测量方法错误而导致数据偏差。其判定方法同上。

第三步,质量控制强化检验。

QC组长每个班次应随机抽取某一个机台或某位QC员的质量检验记录进行核查,核查方式拿到QC员所保存的首件或巡检样品,对其进行测量并核对检验报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如果发现有明显差异,应及时通知责任QC要求重新测量;如果测量结果超出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所有强化活动必须形成记录,评价员对其记录的有效性进行再次核对。如果发现偏差应记录不符合,详细内容写在Finding 栏中。

(五)不符合项的书写要求

不符合项的书写要求符合要求,其表达方式:检查哪一份文件,结合文件要求检查现场发现了什么与标准不一致。注意不能缺少内容5W2H,即who、when、where、what、which、how and how many。例如:查组装作业员张某(工号210)在装配A零件时,用锤子将A零件敲入底座中,再次核对《装配作业指导书》编号××要求用手将A零件压入底座中。与标准不一致。

不符合项写完后应填写责任人及完成日期。最后,通知责任单位主管并签名确认,承诺改进完成时间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