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北京丰台总部基地一举成名,让这一总部基地的开创者ABP公司名声大噪,各地的橄榄枝纷纷抛来,一时间花团锦簇,其中沈阳、青岛等市的热情也是格外高涨。ABP公司陆续在沈阳、青岛、海宁及英国伦敦等国内外城市开启了总部基地的扩张模式。沈阳沈北总部基地作为重头戏,ABP公司倾心投入建设,不承想,项目遇到了坎,困难重重。导致困难的原因应该涉及项目定位、区域基础、市场容量等诸多因素,但不得不说,当时区域政府给予ABP公司的支持并不合ABP公司的意。实际上,区域政府对于总部经济与总部企业的构划与聚集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有消息说,公司抱怨相关官员当初答应的协助招商并没有落实。如此,这又是一个“市场与市长”的常识问题,难道现实中能够把宝押到“市长”身上去解决波诡云谲的市场难题吗?!
笔者近来接触到一个众创空间招商事件,涉及北方某知名开发区。青年才俊×先生是北京某影视文化公司的联合创始者,写过文艺书,拍过影视作品,公司业绩也不错。2018年,北方某知名开发区的领导带队在北京招商,希望将×先生等创建的文化公司引进到该开发区,并承诺给予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多项优厚政策。×先生等人通过考察决定在该开发区注册新公司。开发区看好×先生的业界资源,再度希望×先生能够在开发区创办一家文创产业的众创空间,承诺对于众创空间的前期装修费、场地租赁费及部分运营费用都能够反补回来。×先生被打动,决定在开发区创建众创空间,并先后投资了几百万元的楼宇租赁费、装修费和经营费用。但由于该开发区地点较偏,且多年来主导产业多为加工制造业及科技生产,缺少文创产业的基础和氛围,这让×先生的众创空间在项目招商和孵化运营上遇到了很大困难。加之×先生先天具有的文创人气质让其办理优惠政策程序时有些拖沓。过了一段时间,当×先生正儿八经地想履行优惠政策协议条款时,开发区相关人员却“踢起了皮球”,反复沟通的结果是×先生须为开发区招商引入足够的企业后,方可享受原优惠政策。×先生对额外增加的要求十分气愤,一气之下将此事捅到了新闻媒体,在媒体关注的情况下,开发区的态度有所缓和,但先招商再补贴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多少,×先生感叹“人家的地盘人家做主,就是打官司也在当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