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步骤

财务效益与费用是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的重要基础,其估算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对项目投资分析的影响极大。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应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正确识别和估算“有项目”和“无项目”状态的财务效益与费用。财务效益与费用应反映了行业特点,符合依据明确、价格合理、方法适宜和表格清晰的要求。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步骤如下:

1.营业收入估算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中的营业收入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的主要科目,其估算的基础数据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营业收入是经济效益分析的重要数据,其估算的准确性极大地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估计。

(1)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营业收入估算应分析、确认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分析数据,特别要注重目标市场有效需求的分析;说明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或服务方案;分析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采用的价格基点、价格体系、价格预测方法;论述采用价格的合理性。对于适用增值税的项目,运营期内投入和产出的估算表格应采用不含增值税价格,如采用含增值税价格,应予以说明。

(2)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各期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应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市场的开发程度、产品的寿命期、需求量的增减变化等因素,结合行业和项目的特点,通过制订运营计划合理确定。工业项目评价中营业收入的估算基于一项重要假定,即当期的产出当期全部销售,也就是当期商品产量等于当期销量。分年运营量可根据经验确定负荷率(即达产率)后计算或通过制订销售计划确定。

①按照市场预测的结果和项目具体情况,根据经验直接制定分年的达产率。判定时应考虑项目性质、技术掌握难易程度、产出的成熟度及市场的开发程度等因素。

②根据市场预测的结果,结合项目性质、产出特性和市场开发程度制订分年运营计划,进而确定各年产出数量,相对而言,这种做法更具合理性。运营计划或分年负荷的确定不应是固定的模式,应强调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一般开始投产时达产率较低,以后每年逐步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上述因素的分析结果。有些项目的产出寿命期较短、更新快,达到一定负荷后,在适当的年份开始减少产量,甚至适时终止生产。如表2-11所示。

表2-11 项目营业收入估算表

项目

T1

T2

T3

T4

……

T10

总收入(万元)

实际产出率

A产品

单价(万元/台)

数量(台)

B产品

单价(万元/台)

数量(台)

C产品

单价(万元/台)

数量(台)

D产品

单价(万元/台)

数量(台)

……

2.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是项目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数据。建设投资估算应在给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估算项目建设所需的费用。建设投资的构成可按概算法分类或按形成资产法分类。

按概算法分类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构成。其中,工程费用由建设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较多,且随行业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按形成资产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指项目投产时将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规定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无形资产费用是指将直接形成无形资产的建设投资,主要是专利权、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对于土地使用权的特殊处理,按照有关规定,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建造自用项目时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因此,为了与以后的折旧和摊销计算相协调,在建设投资估算表中通常可将土地使用权直接列入固定资产其他费用。如表2-12、表2-13所示。

表2-12 项目建设投资费用估算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数量

(平方米)

单价(元/平方米)

总投资金额(万元)

(一)

工程费用

1

土地购置费

2

土建工程

——生产基地

——宿舍及配套

3

装修工程

——生产基地

——宿舍及配套

4

公共配套工程

——供电工程

——排水工程

——消防工程

(二)

设备购置费

(三)

预备费

建设投资合计

表2-13 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项目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

(万元)

总价

硬件设备

A

B

C

D

E

F

G

……

生产及测试设备合计

软件设备

A

B

C

……

软件设备合计

办公设备

A

B

C

……

办公设备合计

设备总投入:

3.流动资金

项目运营需要流动资产投资,但项目评价中需要估算并预先筹措的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流动负债,即企业短期信用融资(应付账款)后的流动资金。项目评价中流动资金的估算应考虑应付账款对需要预先筹措的流动资金的抵减作用。对有预收账款的某些项目,还可以同时考虑预收账款对流动资金的抵减作用。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我们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具体方法如下:

分项详细估算法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即现金、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付账户和预收账款等几项内容分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因此,流动资金估算表如表2-14所示。

表2-14 流动资金估算表

项目

周转率

T1

T2

T3

T4

……

T10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存货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本期增加额

铺底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是首先确定各分项最低周转天数,计算出周转次数,然后进行分项估算。

(1)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企业近三年的周转天数确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流动资产估算

①存货的估算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仍然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②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③预付账款估算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如下: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④现金需要量估算

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3)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账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在项目评价中,流动负债的估算可以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4.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指在运营期内未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等于经营成本与折旧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之和。总成本费用估算的行业性很强,估算应注意反映行业特点,或从行业规定。总成本费用估算可按以下方法估算:

√生产要素估算法: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表2-1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项目

T1

T2

T3

T4

……

T10

一、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人工

——折旧费摊销

二、销售费用

三、管理费用

四、财务费用

五、总成本费用合计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六、经营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各分项的内容和估算要点如下:

(1)直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直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用的估算需要相关专业人士提出的直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年耗用量,以及在选定价格体系下的预测价格,该价格应按入库价格计算,采用的价格时点和价格体系应与营业收入的估算一致,即营业收入采用不含税价,原材料也要采用不含税价。如表2-16、表2-17所示。

表2-16 原材料消耗估算表

项目

单位消耗值

T1

T2

T3

……

T10

原材料消耗(万元)

A原料

B原料

C原料

D原料

……

表2-17 燃料及动力消耗估算表

项目

单位消耗值

T1

T2

T3

……

T10

燃料及动力消耗(万元)

……

(2)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指企业为获得生产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通常包括职工工资、奖金和补贴及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剩余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中由企业缴付的部分。直接人工一般是指生产工人,而销售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人工应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表2-18所示。

表2-18 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估算表

年份

T1

T2

T3

T4

……

T10

管理人员

平均工资及福利费(万元/人×年)

人数

生产线人员

平均工资及福利费(万元/人×年)

人数

技术人员

平均工资及福利费(万元/人×年)

人数

销售人员

平均工资及福利费(万元/人×年)

人数

总人数

总工资

(3)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费的估算

①固定资产原值

计算折旧,需要先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是指项目投产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②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其价值损失通常是通过提取折旧的方式得以补偿。按财税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一般采用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我国税法也允许对某些机器设备采用快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A: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B: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分为两种:一是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二是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C: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D: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4)无形资产原值及折旧费的估算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原值及摊销费的估算。无形资产原值是指项目投产时按规定由投资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法律和合同规定了法定期限或者收益年限的,摊销年限从其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如表2-19所示。

表2-19 资产折旧与摊销估算表

项目

折旧年限

分摊值

T1

T2

T3

……

T10

土建工程

20

每期折旧额

净值

装修工程

5

每期折旧额

净值

硬件设备投入

10

每期折旧额

净值

软件设备投入

5

每期折旧额

净值

办公设备投入

5

每期折旧额

净值

总计折旧与摊销

总余值

(5)三费的估算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展览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销售员工工资、福利费、差旅费、物料消耗和其他经费。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我们根据公司近三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估算募投项目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称为借款费用,又称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在大多数项目的财务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利息支出。由于我们经常做的是股权类项目,不涉及借款费用,财务费用通常为0。

(6)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估算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将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一般包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和其他费用等,通常把运营期发生的全部利息也作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和计件工资等。有些成本费用属于半固定半可变成本,可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项目评价中可根据行业特点进行简化处理。

(7)经营成本的估算

经营成本是项目经济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现金流出,其构成和估算可采用如下公式表达: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公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

5.税费

(1)关税

关税是以进出口的应税货物为纳税对象的税种。项目评价中涉及引进设备、技术和进口原材料时,可能需要估算进口关税。项目评价中应按有关税法和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正确估算进口关税。我国仅对少数货物征收出口关税,而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出口关税。若项目的出口产品属于征税货物,应按规定估算出口关税。

(2)增值税

项目评价中应按税法规定计算增值税。必须注意当采用含(增资)税价格计算销售收入和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时,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中应单列增值税科目;采用不含(增值)税价格计算时,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中不包含增值税科目。应明确说明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同时注意涉及出口退税(增值税)时的计算及与相关报表的联系。

(3)营业税

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讯、服务等行业应按税法规定计算营业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包含在营业收入之中。

(4)消费税

我国对部分货物征收消费税。项目评价中对适用于消费税的产品,应按税法规定计算消费税。

(5)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一种地方附加税,目前以流转税额(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为计税依据,税率根据项目所在地分市区,县、镇、镇以外三个不同等级。教育费附加是地方收取的专项费用,计税依据也是流转税额,税率由地方确定,项目评价中应注意当地的规定。

(6)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按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房地产开发项目应按规定计算土地增值税。

(7)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开采特定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通常按照矿产的产量计征。

在会计处理上,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均可包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作为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中的科目。

(8)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的税种。项目评价中应注意按有关税法对所得税前扣除项目的要求,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采用适宜的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同时注意正确使用有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加以说明。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工业型企业偏多,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所得税是主要涉及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我们单表列示,企业所得税一般在利润表中列示,如表2-20所示。

表2-20 税金估算表

项目

T1

T2

T3

T4

……

T10

进项税

销项税

应交增值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6.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既可能表现为盈利,也可能表现为亏损,因此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

在项目评价中,我们一般采用多步式编制方法,多步式利润表将利润表的内容做多项分类。从销售总额开始,多步式利润表分以下几步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步:反映销售净额,即销售总额减销货退回与折让,以及销售税金后的余额。

第二步:反映销售毛利,即销售净额减销售成本后的余额。

第三步:反映销售利润,即销售毛利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第四步:反映营业利润,即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的余额。

第五步:反映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减)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会计方法变更对前期损益的累积影响等项目后的余额。

第六步:反映所得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应计所得税(支出)后的余额。

我们按照以上步骤简化得到利润表的估算模型,如表2-21所示。

表2-21 利润表估算

项目

T1

T2

T3

T4

……

T10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毛利

毛利率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总成本

税前利润

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

净利润

净利润率

7.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企业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在项目评价中,募投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的估算,是以现金的收入与现金的支付作为计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核算现金收支情况下的实际净收入。其中,现金收入包括全部的销货收入;现金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金、经营成本与增值税、营业税金与附加,以及企业所得税。

在现金流量表估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指标:财务净现值FNPV、内部收益率FIRR和投资回收期。这三个指标的计算,我们在后面“经济效益关键指标分析”中详细讲述。

现金流量表是以动态分析为主的,以营业收入、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的估算为技术,考察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折现,才能计算出财务净现值FNPV、内部收益率FIRR和投资回收期三个关键指标。

因此,在计算项目现金流量时,要关注一个数据——“财务基准收益率()”,我们也叫它“项目的基准折现率()”。我们服务过各行各业的企业,由于行业差异大,一般参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在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部分行业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和《中国部分行业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来确定项目的基准折现率。如表2-22、表2-23所示。

表2-22 中国部分行业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

类号

行业

参数值

类号

行业

参数值

1

-农业

67

化工新型材料

12.00%

11

种植业

6.00%

68

专用化学品制造(含精细化工)

13.00%

12

畜牧业

7.00%

7

-信息产业

13

渔业

7.00%

71

固定通信

5.00%

14

农副食品加工

8.00%

72

移动通信

10.00%

2

-林业

73

邮政通信

3.00%

21

林产加工

11.00%

8

-电力

22

森林工业

12.00%

81

-电源工程

23

林纸林化

12.00%

811

火力发电

8.00%

24

营造林

8.00%

812

天然气发电

9.00%

3

-建材

813

核能发电

7.00%

31

水泥制造业

11.00%

814

风力发电

5.00%

32

玻璃制造业

13.00%

815

垃圾发电

5.00%

4

-石油

816

其他能源发电(潮汐、地热等)

5.00%

41

陆上油田开采

13.00%

81

-热电站

8.00%

41

陆上气田开采

12.00%

818

抽水蓄能电站

8.00%

43

国家原油存储设施

8.00%

82

-电网工程

44

长距离输油管道

12.00%

821

送电工程

7.00%

45

长距离输气管道

12.00%

822

联网工程

7.00%

5

-石化

823

城网工程

5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12.00%

824

农网工程

6.00%

52

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13.00%

825

区内或省内电网工程

7.00%

53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

14.00%

9

-水利

54

乙烯联合装置

12.00%

91

水库发电工程

7.00%

55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14.00%

92

调水、供水工程

4.00%

6

-化工

10

-铁路

61

氯碱及氯化物制造

11.00%

101

铁路网既有线改造

6.00%

62

无机化学原料制造

10.00%

102

铁路网新线建设

3.00%

63

有机化学原料及中间体制造

11.00%

11

-民航

64

化肥

9.00%

111

大中型(干线)机场建设

5.00%

65

农药

12.00%

112

小型(支线)机场建设

1.00%

66

橡胶制品制造

12.00%

表2-23 中国部分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

类号

行业

参数值

类号

行业

参数值

1

-农业

67

化工新型材料

13.00%

11

种植业

6.00%

68

专用化学品制造(含精细化工)

15.00%

12

畜牧业

9.00%

7

-信息产业

13

渔业

8.00%

71

固定通信

5.00%

14

农副食品加工

8.00%

72

移动通信

12.00%

2

-林业

73

邮政通信

3.00%

21

林产加工

11.00%

8

-电力

22

森林工业

13.00%

81

-电源工程

23

林纸林化

12.00%

811

火力发电

10.00%

24

营造林

9.00%

812

天然气发电

12.00%

3

-建材

813

核能发电

9.00%

31

水泥制造业

12.00%

814

风力发电

8.00%

32

玻璃制造业

14.00%

815

垃圾发电

8.00%

4

-石油

816

其他能源发电(潮汐、地热等)

8.00%

41

陆上油田开采

15.00%

817

热电站

10.00%

41

陆上气田开采

15.00%

818

抽水蓄能电站

10.00%

43

国家原油存储设施

8.00%

82

-电网工程

44

长距离输油管道

13.00%

821

送电工程

9.00%

45

长距离输气管道

13.00%

822

联网工程

10.00%

5

-石化

823

城网工程

10.00%

5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13.00%

824

农网工程

9.00%

52

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15.00%

825

区内或省内电网工程

9.00%

53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

16.00%

9

-水利

54

乙烯联合装置

15.00%

91

水库发电工程

10.00%

55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16.00%

92

调水、供水工程

6.00%

6

-化工

10

-铁路

61

氯碱及氯化物制造

13.00%

101

铁路网既有线改造

6.00%

62

无机化学原料制造

11.00%

102

铁路网新线建设

3.00%

63

有机化学原料及中间体制造

12.00%

11

-民航

64

化肥

9.00%

111

大中型(干线)机场建设

4.00%

65

农药

14.00%

112

小型(支线)机场建设

66

橡胶制品制造

12.00%

确定了行业的基准折现率,我们就可以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步骤计算出募投项目的现金流量表。如表2-24所示。

表2-24 项目现金流量表估算

序号

项目

建设期

运营期

T1

T1

T2

T3

……

T10

1

现金流入

1.1

销售收入

1.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1.3

回收流动资金

2

现金流出

2.1

固定资产投资

2.2

流动资金投入

2.3

付现成本

2.4

支付销售税金及附加

2.5

支付所得税

2.6

净现金流量(税后)

2.7

累计净现金流量

2.8

净现金流量(税前)

2.9

累计净现金流量

3.1

净现值(税后)

3.2

净现值(税前)

4.1

内部收益率(税后)

4.2

内部收益率(税前)

5.1

投资回收期(税后)

5.2

投资回收期(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