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同岗位的培训

1.主管类的培训

主管类的培训,除了管理培训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技能强化方面的培训。例如采购主管,就要做谈判技巧的升级培训。做采购员的时候,他会有谈判技能方面的培训,但是做采购主管的时候,他接触到的供应商的层次和采购员相比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一些大牌供应商,都是难啃的骨头。这些难啃的骨头需要采购主管去啃,那他如何来实现?就需要进行升级培训。

 

2.储备干部的培训

储备干部的培训,基本上就是依照他将要提升的这个层次的标准来进行,比如说企业做课长级或者组长级这样的储备干部的培训,就是以他作为课长级、主管级标准的课程对他进行培训。另外,对于储备干部,企业还是侧重于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比如管理方面的知识讲太多,效果可能会不好,因为他们毕竟还不是干部。所以管理方面的知识,只能作为一项补充性的内容。

在培训方式方法方面,要注重他们在能力方面的提升,所以培训的形式要更灵活一些。比如说除了常规的课程授课之外,企业的老师会配合学员在一起做研讨,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研讨就是一个知识吸收和再消化的过程,这个比单纯地听效果要好很多。因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学员会去思考,思考了之后才会去吸收。如果单纯的听,被动的学,效果就不明显。这是企业在培训组织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和注意的。还有一些企业在测评的时候出考题,考题中包含思考题和阐述题,就是要看看你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店长

店长要接受哪方面的培训,可以参考店长的绩效考核指标。一个店长的KPI年度考核指标包括:销售额达成率的考核,毛利额达成率的考核,库存天数,损耗费用控制四个方面。企业有了这些业绩考核指标以后,就可以围绕着店长的岗位说明书和绩效考核指标,去设置店长的培训课程。

第一,       店长的工作职责与胜任力。作为一个店长,要想在门店起到一个领军的作用,应该具备什么能力?职责是什么?这两个方面是肯定要培训的,目的是让店长明确职责,找好定位。

第二,       要对销售额负责。对销售额负责的话,他要做哪些业务技能方面的提升?首先他要对预算管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企业一年给你的门店多少业绩指标,你如何把它分解到每一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

第三,       店长还要对自己所在的商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你商圈内的客户进行市场调研,对你的竞争对手进行调查。如何去调查和调研,如何进行商圈分析,如何进行卖场布局陈列,如何组织促销活动,都是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四,       对库存负责,就要进行诸如库存控制、订货管理、价格管理、毛利控制、损耗控制等等方面的培训。店长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人工成本的控制、合理的排班等等方面的知识。

所有这些课程的设计,完全是对应着他的重点考核指标来进行的。这样的话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受训者觉得很有用,会觉得培训是在帮他,而不是在强迫他。他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对指标的达成,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采购

关于采购的培训课程设置,同样可以参考岗位的KPI指标。  

第一,品类预算。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商品组织结构表,即分类表。并且制定出相关的品类规划与品类策略,制定相应的品类指标,每个类别多少个单品,每个类别应该是多少的年销售额、多少的毛利率?

第二,合同目标的制定。采购如何谈年度合同,如何谈新供应商合同?合同中还包括账期天数目标、退佣目标、返利目标的确定。

第三,新商品引进和滞销品淘汰。企业在做这种深层次的绩效考核的时候,对采购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每个月的新商品引进率要达到5%,每个月的滞销品淘汰率要控制在5%以内。   

第四,报表分析。采购也要做促销的组织与管理,特别是促销活动的策划,促销商品的选择,DM海报的制作,甚至还要做陈列图。

第五,供应商开发与管理。采购要协助财务做结算,还要做自有品牌的开发,到了企业的高级阶段,还要了解退货甚至跟踪退货。

这些都是采购主要的工作职责。根据这些职责,企业应该给他配备相应的课程。

企业还可以借鉴外部的课程体系,比如了解一下同行给这个岗位提供了哪些课程?另外,还可以让他的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5.生鲜

生鲜方面的培训课程设置比较简单。对于生鲜干部来说,生鲜在质量要求和成本核算要求方面有专业的课程,另外还包括生鲜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生鲜商品的卫生与质量、生鲜商品的损耗控制等课程。对于生鲜的肉客来说,肉的分割、肉的商品储存知识,以及水产方面、果蔬方面,熟食制作方面等,都属于技能类的培训,企业都要去配备。

6.防损

对于防损干部来说,企业重点要去培训营运当中的损耗控制,比如收银中的损耗控制,收货中的损耗控制,雪灾、雨灾等等风险防范的控制等。这类课程适用于防损主管。

其它还包括消防管理,防损设备应用与保养,如何有效防范偷盗行为,以及防损中的法律问题。以上的课程基本上都是针对干部的。作为员工,就要去学习理货员部门商品结构与商品知识,超市基础流程等。

7.理货员   

食品部的理货员,需要对整个企业的商品进销、调退、存结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对他未来的轮岗、调岗、晋升都会比较有帮助。

    另外还包括:超市设备应用与保养、卫生与质量、盘点、防损意识与顾客服务等。关于员工层面的培训,还是通常的关于知识类的培训,技能类的培训和态度类的培训。知识类的培训,可以通过考试来进行评估。技能类培训因为与效率的提升相关,企业可以做一个现场考核,比如说技能大赛、收银员扫描速度大赛、理货员陈列比赛等等。

态度方面包括服务意识,防损意识等。态度类的考评可以以理论考核为主,以综合考评为辅,例如可以举办优秀员工的分享、演讲会。

8.收银员

收银员也是企业培训量很大的一个岗位,收银员的培训主要倾向于技能类的培训,通过培训能帮助收银员提高收银速度。所以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收银设备使用与保养、收银作业流程、识别假钞、支票的使用、信用卡的收售、装袋等操作方面的培训。另外还有折扣的处理、退换货的处理、收银中作业错误的处理、收银中的消磁规定等事务类的培训。还有服务意识等素质类的培训。以及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商品知识等知识类的培训。这些建议供企业参考,可能有的企业做得比这个更完善,也有的企业只做了其中的一部分,这当中不妨可以做一些有效的借鉴。

  

9.新员工

新员工的培训课程设置比较清晰和明确,例如:

第一,零售类的基础知识。

第二,企业文化知识。新员工一进来,先对他进行洗脑,要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定位、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进行讲解和宣灌。

第三,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状况。门店的组织结构、数量,门店的分布区域等。

第四,企业的基本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中的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基本服务要求、服务理念、服务技巧等。

第五,基本岗位技能。如理货员的岗位知识、岗位技能,收银员的岗位知识、岗位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