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的大部分医生都是初中级的医患沟通能力水平,不能把握患者的去留机会,更遑论高客单了,这样的接诊方式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
首先,高端患者流失严重。对于高端患者或者有潜力做大项目的患者,他们本身对治疗抱有较高的标准和期望,门诊医生不能满足他们的治疗期望,就会选择到其他能够提供高服务水平和治疗水准的门诊。同时,这类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或者比较容易提高口腔健康意识,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门诊利润创造的中坚力量。如果门诊只能接待一些低端的患者,低端患者的消费能力低,消费意识参差不齐,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消费意识,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却只能创造较低的客单价,门诊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利润也难以保障。
其次,专业医生稳定性差,门诊发展受限。由于医患沟通能力的不足,大部分普通医生没能建立自己的患者群,医生价值感缺失,甚至有一部分医生对于门诊和个人的发展丧失信心。专业技能较强的医生会觉得自己的业绩支撑了门诊的运营,久而久之就会膨胀,认为这个门诊靠自己才能盈利,要么在门诊耀武扬威,难以管控,要么选择离开单干。留下来的很有可能是技能偏弱或缺乏上进心的平庸之辈,门诊没有了核心骨干人才的支撑,既难以吸引其他人才进入,也难以培养新的优秀骨干医生。
门诊既没有稳定的客流和大项目的收益,也没有支撑门诊运转的人才梯队,最终会导致门诊发展受限甚至倒闭。为什么在现实情况下,有些门诊存在这样的问题还维持着经营,因为口腔行业还处于红利期,口腔市场的供应还不饱和,虽不能创造非常大的利润,但需求缺口仍能够满足一部分门诊维持现状。一旦进入行业的淘汰期,就会有大批门诊面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