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向自然求爱的人

自然最突出的魅力,是无限的多样性。对自然的信仰,也充满了多样性。

在机器的喧嚣中,每个人都在向自然表达爱恋,方式各有不同。

我玩过一个游戏,不同的人拿出一个词,表明对自然的态度。结果千姿百态,没有一样的。比如,天涯有我、生命追踪、听天由命等。联在一起,驴唇不对马嘴。

是问非所答,还是答非所问?人的维度都是独立的,彼此不可知。

语言和文字,都是权宜之计。关于自然的答案,静心感受到的,就是对的。

追问什么是自然,容易回答“宇宙和生命”。闹。它们是自然的产物。

自然是整体,是所有。融入自然,就不会困在局部。无论这个局部是什么。哪怕是宇宙。

科学找不到一个参照,来充分理解自然。自然的体系,是没有体系。

我们热爱自然,而自然未必是仁慈的,对于任何生命个体,毁尸只是暂时的表面,灭迹才是永恒的内幕。

人的退化,是不自觉的。我们不知自己的痕迹很难保留。去时披荆斩棘,回时天地茫然。很多驴友在营地不远处失踪,自己搞丢了自己。

动物则不然,非常小心翼翼,采取各种方式留下兽迹。很少迷路。有去有回。

人除了拓展有限的生境,破坏不了自然,也修正不了自然。

局部的静态复原,需要漫长时间。但自然的演化,也充满动态均衡。

古人了解自然整体,是用内求的智慧方式,用心不用脑。由冥想到坐忘。直接看到本来面目。我们妄图用智力膜拜古人的智慧,永远无法继承。徒唤奈何。

现代人有了工具,痴迷于外求,用脑不用心。外求到太空时,工具不再够用,只能堕入幻想。这是古人想象不到的外求。正如我们想象不到古人的内求。

物理幻想与生物冥想,绝然不同。前者是激动的四维,后者是安静的万维。

智力不是智慧。动能不是灵能。在生存博弈中,智力终究会转化为动能。智慧则直接体现为灵能,这是无限的,与自然的能量互为一体。

人成为人,是因为灵能,而不是动能。科学家心里都明白。

自然的定义,包含无限的精密和复杂、简单和模糊、静止和变化。

忙了一天要回到床上,活了一生要回到自然。事到临头,两者却很难等同。

做梦可以醒来。死后无法回生。这便是死亡恐惧。

宗教的用意,是帮人看破生死。偶尔有人能做到。

真看破生死的,多是些穷苦人。他们只信仰自然。晚年得了大病,就等死。甚至把自己卖了,再托人埋掉。提前处理后事。非常坦然。

假如有灵魂,死后的人生回忆,都是解脱的快乐。相反,世间的快乐,在死后可能成为痛苦,除非不回忆。这是能量的对称,阴阳的平衡。

先不管那么多,自然而然地享受生命,不做无用功,便是正解。

有人问过我:自然何解?

我愣了半天:自然无解。

不用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