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润核算方法
从利润中心的利润核算中可以得出两个有意义的数字,一是单位时间附加价值,二是部门经营利润。
部门单位时间附加价值=(收入-成本费用)/核算期间工作总时间。
部门经营利润=收入-成本费用-部门人工费用-分摊费用。
表4-4是××企业生产部门的月度利润核算案例。
表4-4 ××企业生产部门的月度利润核算案例
结算项目 | 金额(元) | 所占比例 | 备注 |
结算收入1 | 10000000 | 50.00% | 与销售部门结算得出 |
结算收入2 | 10000000 | 50.00% | / |
总 收 入 | 20000000 | 100.00% | / |
材料成本 | 15000000 | 75.00% | 材料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
折旧费用 | 1000000 | 5.00% | 折旧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 |
...... | 1000000 | 5.00% | / |
辅助材料 | 600000 | 3.00% | / |
电 费 | 500000 | 2.50% | / |
水 费 | 500000 | 2,50% | / |
办公费用 | 400000 | 2.00% | / |
附加价值 | 1000000 | 5.00% | / |
作业时间 | 20000 | 100.00% | 100×25×8=20000(小时) |
单位时间附加价值 | 25.00 | 100.00% | 对此数据进行纵向对比,比较有意义 |
员工工资 | 500,000 | 2.50% | 管控工资占销售额的比例 |
分摊费用 | 100000 | 0.5% | 也可以进行纵向对比 |
部门利润 | 400000 | 2.00% | 利润率为2.0% |
企业可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对单位时间附加价值进行结算。因为员工工资和分摊费用通常是每月结算一次,所以部门利润也可以每月核算一次。
(二)从核算利润表中发现问题
有了核算利润表,生产部门的管理者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部门经营和管理了。上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应该是管理者关注的对象。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看问题,并决定是否有必要把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专题改善。
第一,从收入的角度看问题,管理者要看生产部门是否已经充分释放了产能,有没有按订单要求完成交货,并对那些因未能按时交货影响收入的情况进行专题改善。
第二,从成本和费用绝对值看问题,管理者要重点关注那些占销售额比重较高的项目,必要时可以设置改善课题,进行专题改善。
第三,从纵向时间轴上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变动看问题,管理者要重点关注那些异常的变动(增、减),必要时也可以设置改善课题,进行专题改善。
其他利润中心也可以参照生产部门利润中心的结算方式进行核算,从结算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部门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