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打通部门间的“隔离墙”

“我跟你聊不下去了,我们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无法沟通。”这句话估计大家都讲过,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如果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上,压根就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更不用靠沟通来得出结论或统一战绩了。统一工具是打造“共同语言”的绝密武器。

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我们公司遇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只讨论,没结论。”究其原因是各参会人员或部门在沟通过程中目标不统一、立场不统一、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共同的语言去表达能促成目标或得出结果的意见。如果大家没有共同语言,对问题的认识也会不一样,也不会就同一个问题去做出分析进而解决它。所以,我意识到想要提高公司的效率和提升大家的专业度,就要创造一个“共同语言平台”。

这个“共同语言平台”不是我们都讲中国字、我们都讲英语就可以,而是统一大家的工作方法和分析工具。如何进行呢?第一步是统一大家面对问题的处理思路:“以放松下来,聚焦问题,解决问题为指引”。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先做自我审视,先不去想这是谁造成的,是谁的责任,马上想问题的应对方法并协调组织解决。这需要长期的引导和文化熏陶,不能马上见效,需要公司文化的持续宣导。第二步是“分类、标准化与差异化”。把各个序列做分析的工具梳理出来。比如:做安全分析、做问题根源分析、做部门人力资源分析、做成本差异分析、项目差异分析等都会使用什么工具、对应输出什么资料、表格。避免分析工具五花八门,所输出的分析结果不聚焦,导致大家对分析过程中或分析后发现的问题不能做出沟通与交流。

这个统一共同语言平台的做法,除了能让使不同序列的员工有共同语言沟通外,里面的一些方法与工具还能给其它部门的人提供思路。比如,一个产品老出现问题,工艺会说:“研发的工艺设计有问题,工艺路线没设计好”。研发会说:“我是经过一系列的研发流程与结果验证,才转交到生产的”。似乎双方都很有道理,但在产品老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两个扯皮的问题就会被重复提出。用统一语言平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平台里面会有工艺设计所用到的方法、验证的方案以及研发产品所具备的标准,工艺路线的设计再也不是研发说自己研发出来了,验证通过了就通过了,它必须是一个专家验证小组去按方案验收,这个过程使得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工艺流程提出疑问。这样一来一去的,大家就可以消除彼此间的猜疑,坦诚地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

建立统一语言平台,并不代表大家就局限在有限的方法与工具上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不是限制了大家的自主发挥与能力提升,只是希望在这么一个平台上,大家懂得聚焦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高效率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