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美国在线以181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是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然而也成为并购历史上最失败的案例之一。这两个企业的“天作之合”不但没有实现业界所期待的“1+1>2”的双赢局面,反而出现了“1+1<2”的负面效应,其原因究竟何在?这本战略成长指南——《通过并购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将为您剖析导致这场并购交易失败的根源所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永远是最好的一面镜子,回顾历史中的典型并购交易将会有很多收获。拥有丰富并购从业经验的作者帕特里克·A.高根,在这本书中展示了大量成功及失败的并购实证案例,与读者一起探讨并购这一企业发展方式的效果及其对企业股东价值的影响,从而为选择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并购的目的是什么?成功的并购能够降低边际成本,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但是最终动因依然是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这也正是这本书所希望帮助读者实现的目标。而与市面上大多数同类并购指南相比,这本书侧重于从企业战略层面上介绍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协同效应、多元化、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及采用的基本路径(企业内部发展、并购、战略联盟、资产剥离或重组),对企业的成长十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总的来讲,整本书思路清晰,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本书综合分析了企业各种发展战略的利弊,并强调所选择的并购战略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比于企业内生式的增长而言,作为外延式扩张方式之一的并购成长更加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然而,这种并购成长也伴随着不小的代价,全球居高不下的并购失败率足以说明这点。
因此,作者在开篇第一章、第二章中提醒读者不能被并购的狂热冲昏头脑,而是应该着眼于制订合适的企业成长战略,并明确地指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是第一位的,而并购成长战略是第二位的”。
此外,这本书全面阐述了并购以外的其他外延式发展方式,如分拆、剥离、买断等重组方式及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商业联盟。作为并购的补充,这些重组及商业合作方式也会对企业股东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会更加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其次,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深入探讨并购失败的根源,对董事会机制、管理层激励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作者在第九章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向读者揭示了无论是CEO的傲慢自大、过于乐观抑或是高昂的代理成本等问题,都可能会严重致使并购交易走向失败。并且,该章列举了金降落伞计划等措施,表明公司治理对企业并购战略价值创造的关键意义,以帮助并购交易决策者通过完善董事会的管理及健全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渠道来增加股东收益。
最后,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阐明成本经济的问题。作为规模经济的一种体现,追求经济成本有时会成为一种行业现象。这本书第三章中以银行业、巡航业等为例,详细分析了这些行业如何通过并购来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其中,还将美联银行成功并购的典型案例与花旗银行并购失败的这个反面教材进行对比说明,娓娓道来,十分具有说服力。
纵观全书,尽管这本三百多页的并购指南中少有涉及并购战术、策略层面的内容,但其所具有的战略高度、丰富的研究案例及极具操作性的建议足以征服读者,让并购交易参与人士受益匪浅。
如果您还在为是否应该选择并购这一战略而感到疑惑?如果您还在为不知道选择哪种企业发展战略而徘徊不前?那么,细细咀嚼这本《通过并购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后,您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